多做CT會致癌?超94萬人數據,每多做一次CT,患這種癌風險高43%

【前言】

喜歡看醫療劇的朋友,想必對這樣的場景不陌生:患者被推進一個環形大機器,機器嗡嗡作響,幾分鐘後,醫生就能憑藉生成的片子精準揪出病竈。

這臺堪稱“照影神器”的設備,就是CT,在現實醫療中,它的普及程度極高,頭疼腦熱、跌打損傷,甚至常規體檢,醫生常常都會開出CT檢查單。

但2024年3月的一則消息,卻讓大家對CT檢查多了一絲顧慮。

“每多做一次CT,患癌風險增加43%”,這一話題如平地驚雷,迅速登上熱搜。

畢竟在多數人認知裡,CT是幫助診斷病情的得力助手,怎麼突然和癌症風險掛上了鉤?這背後究竟是確有其事,還是危言聳聽呢?

【重磅研究:數據背後的警示】

這一驚人結論源自《NatureMedicine》期刊發表的一項大規模研究。

研究團隊橫跨九個國家,收集了超94萬名兒童和青少年的數據,這些孩子在22歲前累計接受了超133萬次CT檢查,隨訪時間平均長達7.8年。

在這期間,共記錄到790例血液惡性腫瘤病例,涵蓋578例惡性淋巴腫瘤、203例髓系惡性腫瘤與急性白血病。

深入分析發現,CT檢查次數與罹患血液和淋巴惡性腫瘤的風險緊密相關,每多做一次CT,患血液惡性腫瘤的整體風險就升高43%。

其中淋巴惡性腫瘤風險升高42%,骨髓惡性腫瘤和急性白血病風險升高48%。

爲何CT檢查會帶來這樣的風險?這得從它的成像原理說起。

CT檢查依靠X射線穿透人體不同組織,探測器接收信號後經計算機處理生成圖像。

而X射線屬於電離輻射,它就像一把“雙刃劍”,在幫助醫生看清病竈的同時,也可能對人體細胞造成損傷。

輻射進入人體後,會破壞細胞內的DNA等大分子結構,一旦這種損傷積累到一定程度,正常細胞就可能發生變異,進而引發癌症。

兒童和青少年處於生長髮育階段,細胞分裂更爲活躍,DNA自我修復能力相對較弱,所以對輻射的敏感性遠超成年人,受到輻射後誘發血液惡性腫瘤的風險也就更高。

【CT輻射的作用機制】

CT輻射進入人體後,會通過直接作用和間接作用來損傷細胞。

直接作用是輻射能量直接擊中細胞內的關鍵分子,如DNA,使其化學鍵斷裂,造成DNA單鏈或雙鏈斷裂,破壞基因的正常結構與功能。

一旦細胞內的DNA受損,細胞的修復機制會立即啓動,但若是損傷過於嚴重,或者細胞處於頻繁受輻射狀態下,修復就容易出錯,進而引發基因突變。

間接作用則是輻射先使人體內的水分子電離,產生具有強氧化性的自由基,這些自由基如同“小炸彈”,在細胞內橫衝直撞,攻擊包括DNA、蛋白質在內的各種生物大分子,進一步加劇細胞損傷。

正常情況下,人體免疫系統能夠識別並清除受損細胞,可長期反覆遭受輻射,免疫系統功能會受抑制。

一方面,免疫細胞自身受損,數量減少、活性降低;另一方面,免疫系統對癌細胞的監視與清除能力變弱,使得那些發生突變的細胞有機會逃脫免疫監控,不斷增殖,最終形成腫瘤。

偶爾一次的CT檢查,人體細胞和免疫系統憑藉自身的修復、代償能力,通常能應對輻射帶來的輕微損傷,不至於引發嚴重後果。

但如果頻繁進行CT檢查,輻射損傷持續累積,超出細胞和免疫系統的承受極限,患癌風險就會顯著攀升。

正如醫學專家所說:“低劑量輻射的危害就像慢性毒藥,單次看似無害,長期積累卻可能在不知不覺中侵蝕健康。”

特別是對於那些非危及生命、僅憑臨牀症狀和其他常規檢查手段就能初步診斷的病症,反覆進行CT檢查無疑是在給身體埋下“定時炸彈”。

【並非所有人都適用】

看到這兒,可能有人會問:“是不是以後都不能做CT檢查了?”

當然不是!CT檢查在許多危急重症、疑難病症的診斷中起着關鍵作用。

比如腦部出血、肺部佔位性病變、骨折等,它能快速、精準地爲醫生提供關鍵信息,幫助制定治療方案,挽救患者生命。

只是對於一些人羣,非必要情況下確實應儘量避免頻繁做CT。

兒童羣體,除了前面提到的生長髮育特點使他們對輻射敏感外,兒童的未來人生還很長,輻射帶來的潛在致癌風險有更多時間“顯現”。

所以,像普通感冒、輕微摔傷等,能通過體格檢查、超聲等其他低輻射或無輻射檢查手段明確診斷的,就不要輕易選擇CT。

孕婦更是要對CT檢查慎之又慎,胎兒處於細胞快速分化、器官形成的關鍵時期,哪怕是低劑量輻射,都可能干擾胎兒正常發育,導致胎兒畸形、神經系統發育異常、生長受限等嚴重後果。

孕期若非遭遇危及生命的緊急狀況,如嚴重創傷、急腹症等,CT檢查絕對是禁忌。

備孕人羣同樣不可忽視輻射風險,因爲精子和卵子的質量受輻射影響,可能出現染色體異常,在備孕期間進行CT檢查,會增加受孕困難、流產、胎兒畸形的機率。

一般建議備孕男女在接受CT檢查後,至少避孕3個月,待體內輻射影響基本消除後再備孕。

老年人由於身體機能衰退,細胞修復能力和免疫系統功能都大不如前,頻繁接受CT輻射,不僅患癌風險升高,還可能加重身體的整體負擔。

對於一些慢性疾病的常規復查,如果病情穩定,也可與醫生溝通,適當延長CT檢查的間隔時間,優先選擇其他更溫和的檢測方式。

【不必要的CT,不做!】

現實中,CT檢查濫用的情況並不少見,據相關數據顯示,在我國部分地區,CT檢查的佔比過高,甚至出現患者排隊等待4-6小時才能做上檢查的情況。

一些醫院,日均CT檢查人次可達900多人,高峰期超1300人次。

一方面,部分患者只要身體稍有不適,就主動要求做CT,覺得C看得清楚,能“圖個安心”;還有家長,孩子一感冒、發燒,就心急如焚地要求做CT排查病因。

另一方面,個別醫生爲了避免漏診、誤診引發醫療糾紛,或是受經濟利益驅使,存在過度開CT檢查單的現象。

曾有患者因咳嗽就診,在短短一個月內被要求做了6次CT,其中包括普通CT、增強CT等不同類型,不僅耗費大量金錢,身體還承受了不必要的輻射。

其實在很多情況下,常規的體格檢查、超聲、X光等檢查手段完全能夠滿足診斷需求。

比如普通感冒、輕微的軟組織挫傷,醫生通過詢問病史、症狀,結合體格檢查就能做出判斷,根本無需CT“出馬”。

還有一些體檢機構,將CT檢查作爲常規項目推薦給健康人,這也是不合適的。

對於沒有任何症狀、家族病史的普通人羣,過度進行CT篩查,弊大於利。

【如果必須做CT……】

有時候,CT檢查確實是病情診斷的迫切需要,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採取一些措施來最大程度降低輻射風險。

檢查前,主動向醫生了解病情,詢問是否有其他替代檢查方法,若必須進行CT,可選擇低劑量CT掃描模式,它能在保證圖像質量滿足診斷需求的同時,減少輻射劑量。

對於敏感部位,如甲狀腺、性腺等,醫院通常會提供鉛防護衣、鉛圍脖等防護用具,一定要穿戴好,不要怕麻煩或心存僥倖。

特別是兒童和青少年,他們的這些部位對輻射更爲敏感,防護措施必須到位。

檢查結束後,也別掉以輕心,可以多喝水,每日飲水2000-3000毫升,多排尿,促進新陳代謝,幫助身體儘快排出輻射產生的一些有害物質。

飲食上,增加富含抗氧化物質食物的攝入,如胡蘿蔔、木耳、菠菜、番茄等蔬菜,蘋果、香蕉等水果。

還有綠茶等飲品,它們富含的維生素C、維生素E、茶多酚等抗氧化成分,能中和輻射產生的自由基,減輕細胞損傷。

動物肝臟及豆製品,像豬肝、豆漿等,富含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有助於身體恢復。

同時保證充足睡眠,適當運動,增強身體免疫力,讓身體自身的修復機能更好地發揮作用,抵消輻射帶來的不良影響。

【結語】

在對待CT檢查這件事上,大家存在不少誤區。

有人覺得“偶爾做一次CT沒事,輻射劑量小,身體能扛得住”。

可正如前文所說,輻射危害有累積效應,哪怕單次劑量低,多次疊加風險就不容小覷了。

還有人認爲“現在技術先進,CT輻射劑量已經微乎其微”。

實際上,雖然技術降低了輻射,但並未完全消除,對於敏感人羣和頻繁檢查者,風險依然存在。

所以我們要理性看待CT檢查,既不盲目排斥,也不隨意濫用。

參考資料:

澎湃新聞在2024-03-24關於《多做CT會致癌?專家:是,又不是……》的報道

新民晚報在2024-04-03關於《多做CT會致癌嗎?除了拍片還能幹啥?揭秘放射科,走近“尋光人”|第醫線》的報道

長江日報在2024-03-13關於《“每多做一次CT,患癌風險增加43%”上熱搜,癌症篩查還要不要做?》的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