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盛宴下“卷”出新高度 前瞻性佈局尤爲重要

在ETF(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行業整體高歌猛進的同時,內部呈現冰火兩重天的局面。

一面是ETF基金髮行市場火爆,ETF產品總量超900只,總規模超2萬億元,千億級巨無霸產品相繼誕生。另一面,超百隻迷你ETF產品遭遇清盤危機,成交低迷,ETF市場加速出清。

在業內人士看來,ETF行業規模經濟效應和基金公司自身的佈局方向是產品走向迷你化的主要原因,基金公司還應根據自身資源稟賦,選擇性和前瞻性進行佈局,避免資源浪費。

ETF產品兩極分化嚴重

近年來,ETF市場的快速發展有目共睹。數據顯示,截至3月24日,全市場ETF產品總量已達920只,總規模爲2.42萬億元。

隨着公募ETF產品數量越來越多,行業競爭格局也越發激烈。一方面,千億級規模的巨無霸產品相繼誕生,如華泰柏瑞滬深300ETF、易方達滬深300ETF、華夏上證50ETF等“大塊頭”均出現規模快速增長;另一方面是多家基金公司旗下均出現資產規模小於5000萬元的迷你ETF產品。

數據顯示,截至3月24日,900多隻非貨ETF產品中,基金規模低於5000萬元的產品共128只,規模最小的產品資產規模跌破1000萬元。從成交額數據來看,已有80多隻迷你ETF的日均交易額不足500萬,其中16只ETF產品的日均交易額更是不足100萬元。

清盤是部分迷你基金不得不面對的考驗。近期,不少迷你ETF產品相繼發佈清盤預警,如天弘中證滬港深雲計算產業ETF、銀華中證消費電子主題ETF、嘉實恆生中國企業ETF、易方達中證軟件服務ETF等產品接連發布了基金資產淨值連續低於5000萬元的提示公告。

Wind統計顯示,今年以來,共有40只ETF產品發佈了基金資產淨值連續低於5000萬元的公告,大部分來自於頭部公募,其中有基金公司涉及的產品數量超過10只。

次新產品頻發清盤預警

從成立日期來看,上述發佈清盤預警的產品中,19只產品爲去年剛成立的產品,佔據半壁江山。

部分產品成立不到半年,如華泰柏瑞中證有色金屬礦業主題ETF、工銀國證2000ETF、易方達MSCI美國50ETF、國泰中證油氣產業ETF、工銀中證消費龍頭ETF、廣發中證工程機械ETF等。

結合發佈清盤提示公告的基金產品來看,部分ETF基金資產規模的縮減,與基金產品的同質化競爭密切相關。ETF基金具有明顯的先發優勢和頭部效應,一般前期發行的ETF基金多能受到市場資金的追捧,並且因爲規模大,流動性各方面就會有較爲明顯的優勢。

以跟蹤國證2000指數的產品爲例,目前市場上,萬家基金、景順長城基金、博時基金、廣發基金、平安基金與工銀瑞信基金6家公司均佈局了相關ETF產品。

從最新規模來看,Wind數據顯示,截至3月24日,萬家國證2000ETF以14.52億元的規模遙遙領先,而工銀瑞信基金、景順長城基金旗下ETF基金規模低於5000萬元,ETF投資規模的頭部聚集效應十分顯著。

近年來,市場風格切換頻繁、整體波動加劇的背景下,不少行業主題類基金產品都無法逃脫回撤的命運。從上述清盤的產品來看,行業主題型ETF爲清盤的主力,佔比超五成。

從年內已發佈清盤風險提示的ETF產品來看,佈局物聯網、金融服務、雲計算、工程機械、建築材料、綠色電力等行業主題型ETF產品比比皆是。

此外,在寬基ETF、主流行業ETF等存量市場已是紅海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機構開始“卷”冷門領域,由此催生了一批迷你基金。

以跟蹤有色礦業的產品來看,目前國泰基金、華泰柏瑞基金、招商基金旗下均有產品佈局。與成立時相比,國泰中證有色金屬礦業主題ETF、華泰柏瑞中證有色金屬礦業主題ETF、招商中證有色金屬礦業主題ETF3只產品規模均出現大幅縮水,其中2只去年成立的基金已淪爲迷你產品。

在“卷”的背景下

前瞻性佈局很重要

在業內人士看來,迷你基金加速出現和清盤是行業優勝劣汰的結果,同質化競爭、前期扎堆佈局熱門賽道以及過度挖掘部分冷門行業,是迷你基金產生的主要原因。

“ETF市場存在規模經濟效應,頭部ETF產品的規模越大,投資者的交易體驗就會越好,尤其是對於很多資金體量比較大的機構投資者而言,當ETF的規模和流動性達到較高水平時,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這些機構交易過程中的衝擊成本,因此ETF規模的增長可以實現一定程度的自循環。”華泰柏瑞基金表示。

近兩年來,在主動權益基金整體表現不如意的背景下,基金公司爭相佈局ETF,內卷已成爲ETF行業不可否認的狀態。迷你基金會消耗基金公司的人力物力造成資源的浪費,尤其是剛成立不久就淪爲迷你ETF產品的情況,基金公司面臨的壓力更大。

在同質化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對於已入局的公司來說,除了無奈清盤,想要改變旗下ETF產品迷你的狀況,還需要投入更多的宣傳資源、渠道資源等,以推動產品進入良性發展軌道。

華寶基金在採訪中告訴記者,相比大公司,中小基金公司確實面臨着更不易的競爭環境,應該根據自身資源稟賦進行選擇性參與。此外,機構還需要進一步提高投研能力,相比於盲目跟風佈局熱點賽道產品,應儘量做到提前預判市場風口,進行前瞻性佈局。

“ETF屬於重資源投入型產品,培育成本較高,我們目前還不考慮參與。”有部分中小型基金公司採訪時曾這樣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