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大暑!有人廚房洗碗昏迷 7月熱傷害急診增6成「已6百人次」
七月廿三日爲廿四節氣「大暑」。衛福部統計,七月至今熱傷害急診人次已達六百人次,是去年同期一點六倍。記者林伯東/攝影
七月廿三日爲廿四節氣「大暑」,前後是一年中最熱的日子。衛福部統計,七月至今熱傷害急診人次已達六百人次,是去年同期一點六倍。急診醫師也發現,六月至今,熱傷害、中暑患者增加一至二成,新竹縣有外送員中午跑單,頭暈擦撞自摔,甚至暈倒;也有醫院警衛服用慢性病用藥,於高溫下工作引發腎衰竭。
熱傷害不只發生在臺灣,極端氣候下全球都面臨挑戰,據統計,七月第一週全球均溫在一週內連三次破紀錄,全球均溫恐達到十萬年來新高。溫度高,若再加上溼度也高,將影響人體散熱,熱衰竭、中暑案例也增多。
東元綜合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黃彗倫說,臨牀收治一名五十二歲陳姓外送員,他患糖尿病,體內水分調節功能不佳,中午時段跑單時噁心想吐、暈眩,長達數日,就醫時已熱衰竭。另一卅歲張姓外送員滿臉通紅到門診,送餐途中熱到頭暈,已發生五、六次擦撞自摔,確診爲中暑。
中暑不只發生在戶外,室內也可能發生。馬偕醫院急診醫學部主任簡定國說,近日收治一名女性,到院時已昏迷、意識不清,體溫高達攝氏四十二度。詢問發現,該名女性平時在室內廚房工作,送醫前已從中午就開始在廚房洗碗數小時,到院後經緊急降溫、補充水分,才恢復意識,目前住院十天,還在治療中。
天氣炎熱,慢性病患也要注意,若服用慢性病用藥,合併水分補充不足,恐引發腎衰竭。三總中暑防治中心主任朱柏齡說,近日院內一名六十多歲警衛,連日出現噁心、嘔吐、暈眩等症狀至急診就醫,檢查尿毒飆高四倍,引起急性腎衰竭得洗腎治療,問診發現,因服用降血壓藥、利尿劑,但喝水太少惹禍。
中華民國環境職業醫學會醫師葛謹提醒,身體無法把熱排出時會有熱傷害,共分五個等級,包括痙攣、水腫、昏厥、衰竭,最後是熱中暑,死亡率恐高達三成。除在戶外活動者外,民衆若有心肺疾病、高血壓等危險因子也要特別留意。
氣象局長程家平說,氣象局App內有與中研院、國健署合作開發「健康氣象」,針對全國各區域顯示「綜合溫度熱指數」,依不同數值以「注意」、「警戒」、「危險」、「高危險」提供熱預警。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研究員龍世俊分析近廿年健保數據,指數達「注意」時,熱傷害急診人數成長八成,「警戒」時人數增加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