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沙治沙呈現整體好轉態勢
在近日召開的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上,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局長關志鷗受國務院委託,報告了防沙治沙工作情況。報告顯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在防沙治沙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53%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沙化土地面積淨減少6500萬畝,呈現“整體好轉、改善加速”良好態勢。在全球率先實現了土地退化“零增長”、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雙縮減”,成功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防沙治沙道路,成爲全球增綠貢獻最大的國家和防沙治沙國際典範。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秘書處兩次授予我國“防治荒漠化傑出貢獻獎”,稱讚“世界荒漠化防治看中國”。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羣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關志鷗介紹,各地區各部門全面落實黨中央關於防沙治沙工作的決策部署,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防沙治沙工作實現了由行業部門推動向各方合力攻堅、單一治理向系統治理、分散治理向聯防聯治、注重數量向數量質量並重、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的根本性轉變。
在依法防沙治沙方面,我國構建起以防沙治沙法、森林法、草原法、溼地保護法、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法、黃河保護法等法律爲基礎的防沙治沙法治體系。13個沙化重點省份出臺防沙治沙條例或實施辦法,普法、執法力度不斷加大。
近年來,“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退耕還林還草、京津風沙源治理、沙化土地封禁保護修復等一批重點生態工程持續深入實施,沙區生態狀況明顯改善。報告顯示,科學保護沙化土地5.38億畝,有效治理沙化土地1.18億畝,“三北”工程區森林覆蓋率由12.41%提高到13.84%,61%的水土流失面積得到有效控制,黃河流域植被覆蓋“綠線”向西移動300公里。
在科學防沙治沙方面,隨着壓沙固沙機械、灌木平茬機械、無人機飛播等廣泛應用,防沙治沙機械化、智能化加快發展,科學治沙水平不斷提升。新疆、甘肅、內蒙古等乾旱區廣泛推廣應用滴灌節水造林技術,對比傳統的澆灌節約用水近70%。我國建立了26個荒漠生態系統定位觀測站和13個沙塵暴地面監測站,組織開展森林草原溼地荒漠調查監測。
在堅持治沙和致富相結合方面,“含綠量”和“含金量”同步提升,實現生態改善和經濟發展相得益彰。報告顯示,黃土高原、燕山山地、新疆綠洲等地形成了一批林果、瓜果、木本油料等生產基地,年產乾鮮果品4800萬噸,佔全國總產量25%,重點地區林果收入佔農民純收入一半以上。同時,沙區生態環境不斷好轉,有效保護了耕地,提升了糧食安全保障能力。
全民動員、全社會參與,創造了荒漠變綠洲、荒原變林海的生態奇蹟。然而,防沙治沙任務依然艱鉅,我國現有可治理沙化土地面積7.09億畝,其中尚未治理的有3.33億畝;同時,還面臨自然生態系統各要素間割裂保護、單向修復,支撐能力不足,基礎研究滯後,專業技術人才流失等問題。
報告提出下一步重點工作舉措,包括堅決打好“三北”工程殲滅戰、攻堅戰、阻擊戰;全面加強依法治沙,積極推動防沙治沙法修訂工作,提高基層執法和監管力量,壓實防沙治沙主體責任;持續推進科學治沙,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因地制宜發展木本油料、林下經濟、特色林果等林草產業;健全完善政策機制,鼓勵農牧民以承包、租賃、入股等方式參與防沙治沙,鼓勵企業、公益基金等參與防沙治沙;進一步加強國際合作等。 (經濟日報記者 李萬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