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暴“伯特”重創英國!面對複雜氣候風險,需對未知做好準備
來源:中國氣象
自11月22日風暴“伯特”登陸英國以來,英國大部分地區出現強風、大雪和暴雨天氣,多條鐵路線被迫關閉,造成交通中斷。
短短48小時,“伯特”攜帶的降雨已接近英國平常一個月的總量,陣風時速高達約 132千米,英格蘭和威爾士的400多個地區面臨洪水威脅,150多個洪水警報仍未解除。英國氣象局將此次風暴稱爲“多重災害事件”。
近期有觀點認爲,由於氣候變化的影響,去年10月至今年3月,英國和愛爾蘭共發生多達14場嚴重風暴,暴雨強度更是增加約20%。這種說法是否科學嚴謹?風暴“伯特”的形成機制是什麼?它是否極端?氣候變化是否加劇了英國和愛爾蘭風暴的發生頻率?帶着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國家氣象中心正研級高級工程師馬傑和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災害天氣國家重點實驗室副研究員蔣寧。
冷暖對峙——北大西洋氣旋的風暴形成機制
風暴“伯特”屬於典型的北大西洋氣旋,其形成過程與冷暖空氣的劇烈對峙密切相關。馬傑分析,此次風暴的形成源於北極冷空氣與大西洋暖溼氣流的交匯。極地渦旋中的乾冷空氣在適宜的環流形勢下南下,與暖溼氣流交匯形成冷暖對峙。這種交鋒激發了強大的氣壓梯度力,釋放的不穩定能量使氣旋迅速加強,最終發展爲風暴。今年極地渦旋活動異常活躍,爲“伯特”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條件。
從風速來看,“伯特”的陣風時速達 132千米,這是什麼概念?在我國,熱帶氣旋一般按級別劃分爲熱帶風暴、颱風、強颱風、超強颱風等。陣風時速超過 132千米,即36.7米/秒,在我國通用標準來看達到颱風級別,可輕易掀翻老舊建築、破壞基礎設施。
此次風暴的極端性不僅體現在風速強勁,馬傑表示,“風暴強風與暴雨、融雪的協同作用會產生更強的破壞力,如嚴重洪水威脅。預計未來幾天,伯特’將向歐洲大陸中北部東移,帶來大範圍雨雪天氣。英國則逐漸轉爲高壓控制,天氣將趨於緩和。”
氣候關聯——風暴背後的隱秘聯繫
風暴是複雜的系統,對全球熱能和能量的傳輸起着關鍵作用,其活動可能受到區域和全球氣候中細微變化的影響。短時間內的強風暴雨、疊加的多重災害,使“伯特”成爲近年來英國遭遇的嚴重天氣事件之一。而氣候變化是否與此相關,則是更深層次的討論。
蔣寧表示,“風暴的自然變率很大,觀測中並沒有發現英國的風暴頻率和強度有明顯的趨勢變化,因此,目前還沒有令人信服的證據表明,英國風暴活動的變化與氣候變化之間存在直接聯繫。”最新的《英國氣候狀況報告2023》指出,過去40年裡,根據觀測到的最大陣風速度,並沒有令人信服的證據表明風暴有明顯增加或減少的趨勢。
儘管如此,氣候變化可能通過影響海面溫度、海冰範圍、急流位置和強度變化以及 ENSO等氣候模態,對風暴活動產生間接影響。氣候變化下,某些因素可能會加強風暴,例如,海洋溫度的升高能夠爲風暴的發展提供更多能量,而另一些則可能削弱風暴,並且可能改變風暴的影響區域。風暴及其背後的影響因素非常複雜,因此,儘可能準確地模擬這些變量以及由於人類活動引起的變化是非常重要的。
大氣無國界,環球同此涼熱。風暴頻發的背後,是人類對抗氣候變化的共同命題““伯特”的多重災害事件爲我們敲響警鐘:面對愈加複雜的氣候風險,社會應爲“未知”做好準備。從科學監測到基礎設施韌性提升,從應急管理到國際合作,每一個環節都需重新審視。
未來的風暴或許更猛烈,但每一次災害都是改進和提升的契機。吸取教訓、彌補短板、增強社會韌性,是應對氣候變化的核心策略。氣候變化無遠弗屆,應對之路卻始於足下。
作者:王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