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一殯周邊亂 民代籲殯葬都更

高雄市立第一殯儀館南側有許多鐵皮屋民營靈堂,吉日送葬隊伍穿梭,交通打結,形成高雄特有奇景。記者王勇超/攝影

高雄市第一殯儀館已使用42年,設施及環境無法滿足現代殯葬需求,周邊禮儀業者林立,僅1家合法,多數爲鐵皮屋,設施簡陋且難停車,每逢吉日交通壅塞,民代指現在是「生不如死」的年代,市殯改造計劃要加速,全面盤討全市殯葬設施,並應推動「殯葬都更」。

市府去年已啓動一殯改造計劃,預計斥資44億元,分3期、9年進行,規畫殯儀館綜合大樓、興建立體停車場、改善火化場設施、環保金爐及納骨塔擴增10萬個塔位、闢建景觀公園等,預估2032年完工。殯葬處長黃中中說,9月將邀集各單位召開審查會,盼一併處理多年的沉痾。

議員黃紹庭說,流感及登革熱疫情,很多慢性病長者因併發症死亡,造成一殯處理壓力,市殯改造要加速。

另外,一殯南側聚集10家殯葬業者,有許多「鐵皮屋靈堂」,每逢吉日送葬隊伍穿梭其間,不僅停車不易,交通也嚴重壅塞。議員郭建盟形容鐵皮屋靈堂是「亡者躺在棺木,外頭又加一副鐵棺材」,堪稱高雄奇景。

業者說,許多業者存在已久,地目大都不符規定,爲避免取締造成損失,大都搭建鐵皮屋營運,且一殯靈堂不夠用,周邊纔有那麼多鐵皮屋靈堂。

議員湯詠瑜指出,市殯周邊殯葬業者多數不合法,設施簡陋,交通也亂,非市民樂見,市府應妥善規畫;議員郭建盟說,要根絕鐵皮屋靈堂亂象,應計算治喪需求及一殯設施總量,再透過都更完成整頓。

屏東大學不動產經營學系前教授鄭博文認爲,要解決鐵皮屋靈堂亂象,市府應主動釋出公有地,擴大規畫殯葬專區,進一步統整週圍民營禮儀業,結合公車業疏導人潮,殯葬文化可更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