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與時間和空間 培養孩子創造力
的確,時間對於臺灣的中學生來說,是最奢侈的東西,尤其在追求考試績效的前提下,那些與考試無關的學習活動,很容易就被排擠壓縮。然而除了時間之外,還有其他扼殺孩子創意的幫兇。
追求標準答案,不該犯錯的觀念,應該更是創造力的頭號殺手。幼兒園的小孩不管表達什麼,通常都會獲得肯定和鼓勵,進入小學後,開始有了教科書,有了考試分數,孩子漸漸知道大人很在意有沒有學會和答對?但至少還可接受一些天馬行空的想像。到了中學,由於那些在試卷上的錯誤代表着能力的評價,將影響後續的學習道路,孩子只好更嚴肅的看待。於是那些不在預期範圍內的想法,都必須被抹去或擱着。
此外,隨着年齡增長,孩子會發現越來越多被期待要遵守的標準,包括有形的規範或要求,以及無形的普世價值。他們也會察覺若表達不同意見,或不按牌理出牌,很可能要面對的是批判或嘲笑。於是孩子怕和別人不一樣,只好壓抑自己順着多數人的觀點和作法。
大家都認爲創造力是孩子未來必須具備的能力,然而創造力的培養不能只侷限在藝術或創客等課程,或偶而舉辦的變裝活動。還需要在多方面的課程中,給孩子更多開放性的問題,給試誤的空間,並建立包容和尊重差異的情境,創造更多的思考、討論與發表的機會。如此才能讓孩子更敢於與衆不同,持續累積創意能量。(作者爲康軒文教集團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