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有光:要給孩子們時間玩,一個人有空餘時間纔會去思考

本文共2600字,閱讀約需7分鐘

請關注並星標“當代教育家傳媒”

永不失聯

一定要輕鬆才能學得好,緊張是學不好的;壓力越大不一定就學得越好,壓力太大學習效果反而不好。我主張教育要提供寬鬆的環境,要給孩子留有空間,這樣他們的興趣必然會自由生長。

——周有光

周有光

中國著名語言學家、“漢語拼音之父”

原名周耀平,江蘇常州人;早年研讀經濟學,1955年調到北京,進入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專職從事語言文字研究

周有光,1906年1月13日出生於江蘇常州青果巷。原名周耀平,起先“周有光”是他的筆名,“有光”後來成爲他的號。2017年1月14日,周有光逝世,享壽111歲。

周有光先生早年研讀經濟學,50歲時“半路出家”,轉攻語言學,並進入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開始專職從事語言文字研究。他對中國語文現代化的理論和實踐做了全面的科學的闡釋。被譽爲“漢語拼音之父”。

智力教育:實現頭腦的價值

我自身不斷思考的習慣和我所受的學校教育是有關係的。我那時的老師非常提倡興趣,他們認爲,如果對一樣東西沒有興趣,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學好。

我先是在聖約翰大學學習,那是一所教會學校,有比較好的教學條件,圖書館書報雜誌很多。老師非常鼓勵我們去圖書館廣泛閱覽,培養興趣。另外,老師還教我們怎樣閱讀。

大一時,我們每天去圖書館看報,有一個英國老師會跟我們講每天應該怎麼看報。他說讀報時要問自己:今天新聞中哪條最重要?爲什麼這條新聞最重要?這條新聞的歷史背景是什麼?不知道就去查書。

後來我們按照他的方法去看報,真的很有收穫。以後我把這種方法用在讀書、做研究上。這對我的影響是很大的。

▲ 1879年聖約翰學院在上海創立,1881年成爲中國首座全英語授課的學校,1905年升格爲大學

聖約翰大學的老師們始終執着地秉承一個信念:真理與自由密不可分。

他們非常強調培養學生的興趣,鼓勵學生自主選擇。因爲興趣只能是自然產生的,是勉強不來的。現在的孩子們沒有一丁點自己的空間,興趣也就沒有了生長的土壤。

我上的中學、大學都是當時最好的學校,但我們的學習非常輕鬆,中學時9點鐘才上課,上午上正課,下午是遊藝課,包括圖畫、音樂、寫字等內容,不考試不計分數,很輕鬆。

我們那時沒有任何家庭輔導,學得很快樂。我還利用課餘時間讀了不少語言學方面的書籍。興趣就這樣慢慢產生了。

我們當時的老師強調興趣,認爲沒有興趣是學不好的。興趣是自己產生的,不是外來的;是必然的,不是偶然的,一個人一定會對某事或某物產生興趣。必然的興趣同偶然的機會結合,就能成就事業。

一個人有空餘時間纔會去思考

那時的教育方法有好的一面在於,學生有時間從事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有時間從事勤工儉學活動。現在的教育給家庭和孩子的負擔太重了,孩子沒有自己的時間。

小學、中學不能學得太多,要給孩子們時間玩。一個人有空餘時間纔會去思考。

我們那時中學小學有許多很優秀的老師,他們會讓人覺得很輕鬆。

我永遠不會忘記我的中學語文老師吳山秀先生,他爲開闊我們的視野,不斷給我們講解“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思想,經常請名人來校講演。那時的教材是文言,但他提倡白話文,介紹好的白話文章給我們看。

一定要輕鬆才能學得好,緊張是學不好的;壓力越大不一定就學得越好,壓力太大學習效果反而不好。

我主張教育要提供寬鬆的環境,要給孩子留有空間,這樣他們的興趣必然會自由生長。

▲ 周有光母校聖約翰大學的校徽上寫着孔子的名言“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我的曾外孫6歲從美國回來,最愛看福爾摩斯。他們從不評什麼“三好學生”,認爲評等級排隊會使其他學生產生自卑心理;老師也不佈置家庭作業,他們回家後沒有作業。讀書都是自動的,不是強迫的。這種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與我們現在的很不一樣。

我在中學時,每學期也要考試排隊,平時則沒有,老師也不會處分成績差的學生,不會看不起他們。處分學生不是一個好辦法,那會壓抑學生的思想和精神,影響完善人格的發展。

好的教育要培養健全的人格

在北大百年校慶時,美國哈佛大學校長陸登庭說:我們培養學生,要使文科學生了解理科,理科學生欣賞文科;大學的目的不是培養專家,而是啓發完整的人格,是一種完整的教育。

比較蘇聯和美國的教育,我們就知道培養人格的教育有多重要的意義。

蘇聯的教育是按計劃來的,以培養專家爲目標,出來就是很好的工程師;美國不去培養高級工程師,而是培養獨立的個體,但學生未來發展的可能性卻很大。這兩種教育模式的利弊得失,現在應該已經很清楚了。

所以,真正的教育,用陸登庭校長的話概括就是:

所謂博雅教育,是英文Liberal Education的漢語翻譯,這個翻譯非常好,把意境提高了。也有的譯爲“通識教育”,雖然沒有前者那麼“雅”,但是我覺得,可能跟原來的意思更接近一點。

▲ 周有光 | 圖源:紐約時報

什麼叫通識教育呢?我的看法是,它包含兩方面內容:

第一個內容是,要培養基礎知識。

近現代以來的傳統是,把國(文)、英(語)、算視爲基礎知識。基礎要培養得好,主要工作做在中學階段,因此中學是最重要的。如果基礎培養不好,以後的教育就困難了。

通識教育對我的好處,就是在學校裡面選的課程比較廣,同時學到了怎樣自修的方法,有這兩點要改行就不大困難了。我在大學讀書時,主修的是經濟學,同時對語言文字有興趣。因爲受了通識教育的好處,知識基礎比較廣,所以改行不發生太大困難。

通識教育的第二個內容是,學習邏輯思維,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

這是非常重要的。那個時候聖約翰大學有一本小冊子,專門給來訪客人蔘考的,裡面就講本校的宗旨是“培養良好品德”。

現在有人說要“培養高尚人格”,“高尚人格”的講法就太高了吧。在我們那個時代,大學畢業生都不是專家,只不過是受過一些基本訓練的普通人,專家要在大學畢業以後再培養。

並轉發給更多人看哦~

因爲微信公衆號改革了推送機制

如果不常點開則會晚收到我們的推送

我們想產出更有價值的文章

請關注並星標“當代教育家傳媒”

不再失聯

點擊下方查看往期精彩好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