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Eyes on China丨獨家專訪香港商經局局長丘應樺:外資仍信任香港營商環境,香港要開拓新的經濟增長點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朱麗娜 張偉澤 香港報道

近日,香港特區政府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時表示,目前香港並不存在外資大規模撤離的情況,相關的論調是西方媒體抹黑中國的形象所散佈的不正當謠言。目前在香港的外資企業數量穩定在9000家,與疫情暴發前相比並無顯著變化,外資企業對香港的營商環境和法律體系仍然充滿信心。

根據香港美國商會在2024年2月發佈的調查,有79%的美國企業對香港的法治環境“投信任票”,同比增加6個百分點;有69%美國企業表示其業務並未受到香港國安法的影響,該比例連續第二年上升,較去年上升7個百分點。

在“一國兩制”原則下,香港特區政府一直與世界各地建立和維持經貿關係,包括根據基本法第156條及當地法律,在全球設立14個海外經貿辦,作爲特區駐當地的官方代表。經貿辦致力與當地政府、商界、智庫及不同界別的人士保持緊密聯繫,促進經貿利益。

“自上任以來,我走訪了約20個國家,這段經歷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感受到中國對‘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深遠影響。”丘應樺說。他指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爲衆多國家帶來大量投資,有數千個項目正在推進,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正走向下一個黃金十年。

開拓新的經濟增長點

當前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重要時刻。世界政治經濟正在發生急劇變化,並將對全球經濟發展與產業鏈、供應鏈調整產生深遠影響。

“地緣政治對香港有不小的影響。我們現在要開拓新的經濟增長點,其中包括中東市場、中歐市場和中亞市場。”丘應樺說。

“自上任以來,我走訪了約20個國家,這段經歷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感受到中國對‘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深遠影響。”丘應樺說。他指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爲衆多國家帶來大量投資,有數千個項目正在推進,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正走向下一個黃金十年。

丘應樺指出,香港未來的經濟發展也將聚焦新興市場。根據“十四五”規劃,香港將助力國家的“雙循環”發展戰略,通過香港將內地企業推向國際市場,同時也希望利用香港將外國企業引入內地。他透露,香港目前已經確定在馬來西亞吉隆坡以及沙特利雅得新設經貿辦,以加強與中東和東盟的聯繫。

爲應對地緣政治影響,推動香港經濟發展,近年來香港積極向外拓展經貿。2022年1月,香港申請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

香港與RCEP成員的經濟貿易關係也非常緊密。在2023年,香港與RCEP成員的雙邊貨物貿易總額接近8000億美元,佔香港的貨物貿易總額約70%。丘應樺表示,香港目前已經獲得了東盟國家對於香港加入RCEP的支持。香港加入RCEP,將利用自身專業服務的優勢以及互聯互通的優勢,同時亦爲RCEP成員帶來巨大機遇,實現互惠互利。同時,加入RCEP能夠消除區域間的貿易壁壘,這將促進香港經濟健康發展。

吸引企業來港發展

除了促進對外經貿發展,香港也積極引進企業,自2022年起,香港特區政府就推出了多項“搶人才”“搶企業”措施,並於2022年成立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

丘應樺指出,投資推廣署在2023年到2024年7月份間,已經引進了超過700家企業,投資額共計約1000億港元,爲香港創造了8000個就業機會。同時,香港引進了約50家重點企業辦公室,這對香港將來的發展,無論是重點企業、創科、人工智能或是新能源、新制造方面都帶來很好的機遇。

“在全球經濟發展重心向東轉移的背景下,香港作爲進入大灣區內地城市很重要的門戶和窗口,吸引了很多國家的目光,很多國家對於大灣區的發展都很有興趣。”丘應樺說。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下稱《決定》)提出,要發揮“一國兩制”制度優勢,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丘應樺認爲,香港必須重新審視香港在金融、國際貿易和航運中心方面的地位,以更好地融入國家整體的開放發展戰略。

丘應樺指出,香港應充分利用其優勢,包括“一國兩制”、普通法體系、完善的法制、資金自由流動,以及作爲最大的離岸人民幣中心的地位,吸引其他國家的企業來港發展,利用香港的優勢幫助這些國家的企業進入大灣區。

以下爲對話實錄: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進入黃金十年

《21世紀》:你上任以來,已經走訪了包括“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在內的大約2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哪些收穫和體會,能否和我們分享一下?

丘應樺:自上任以來,我訪問了大概二十多個國家,這段經歷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們國家的發展對這些國家影響很深。在中東,人們現在都學普通話;我到匈牙利去,中文隨處可見;在老撾,中老鐵路已經建成;在柬埔寨,我國的協助爲當地提供了電力支持。在印度尼西亞,雅萬高鐵將原本三小時的旅程縮短至大約四十分鐘。在我們看來,過去十年中,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爲衆多國家帶來了大量投資,據我觀察,投資額可能超過了一萬億美元,同時還有數千個項目正在推進中。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現已步入下一個黃金十年。

我在出訪中深刻感受到我國對“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影響。僅在阿聯酋,就有三十多萬我國同胞,當地的企業發展也非常好。所以,我們未來的經濟發展也將朝着這些方向發展。根據“十四五”規劃,我們將助力國家的“雙循環”發展戰略,通過香港這個窗口將內地企業推向國際市場,同時也希望利用香港這個平臺將外國企業引入內地。

《21世紀》:你剛纔也提到了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已經進入了下一個黃金十年。在當前的地緣政治的格局下,你怎麼看拓展“一帶一路”市場對於香港的意義和重要性?

丘應樺:地緣政治對香港有不小的影響。我們現在要開拓新的經濟增長點,包括中東市場、中歐市場和中亞市場。我們的“一帶一路”辦公室也帶領香港和內地企業“拼船”出海。

《21世紀》:聯繫剛剛你提到和內地的企業“拼船”出海,香港作爲“一帶一路”重要的節點,我們可以發揮哪些自身的獨特優勢?

丘應樺:在國家“十四五”規劃下,確立香港爲八個重點領域的發展中心。香港作爲一個開放的經濟體,背靠祖國,聯通世界。在“一國兩制”下,香港擁有良好的法制和資金流通,這些優勢能助力香港發揮自身作用。香港是國家的一個窗口,既可以利用香港的專業服務讓企業走出去,也可以利用香港的專業服務引進企業。因此,我們要發揮香港的優勢,與內地大灣區城市優勢互補。我跟隨廣東省企業也“拼船”出海,先後到達德國和馬來西亞,受到了熱烈歡迎。在大灣區合作協調下,我們充分展示了香港的優勢,講好香港故事。

加強與東盟和中東的聯繫

《21世紀》:香港特區政府在全球就有14個經貿辦,根據之前的報道,你們也考慮在新興市場增設經貿辦,現在有什麼新的進展?

丘應樺:我們已經確定在馬來西亞吉隆坡和沙特利雅得設立經貿辦。我們目前在印尼、新加坡、泰國等東盟國家設有經貿辦,在迪拜也設有經貿辦,本次增設目的是要加強我們在東盟和中東這兩個新興經濟體的聯繫。鑑於當前全球經濟發展重心向東方轉移,我們建立這些經貿辦非常重要。此外,除了經貿辦之外,我們還有貿易發展局和投資推廣署的機構,總計約有65個辦事處,覆蓋約129個經濟體。

《21世紀》:美國最近也通過了香港經貿辦的法案,你覺得這對於未來經貿辦在海外的運作有什麼樣的影響?你對此如何評價?

丘應樺:我們嚴厲地譴責這種行爲。香港經貿辦是根據基本法第156條和當地的法律建立的,我們負責做好我們應該做的事情。我們通過經貿辦,與當地的政府官員、學者溝通,在貿易方面發揮自身作用。美國通過《香港經濟貿易辦事處認證法案》是不合理的,完全是出於政治原因對香港的打壓,對雙方都沒有好處。在過去十年來,美國在香港的貿易順差達到2700多億美元。這種做法不僅影響美國在香港的金融企業運營,也對香港的經貿辦發揮自身職能造成不良影響。

《21世紀》:今年上半年香港的外貿表現有所改善。在剛纔提到了這些種種因素疊加之下,你覺得未來6到12個月的香港的外貿前景怎麼樣?

丘應樺:我們對此很有信心。香港的外貿在過去的7個月中增長的勢頭非常好,實現了雙位數增長。我覺得國家經濟正在一步一步恢復過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我們國家(今年)GDP增長的預計還是維持在5%,高於其對世界經濟增長3.2%的預測,中國香港的GDP大概達到2.5%到3.5%左右。國家經濟的恢復,也會對香港的出口貿易帶來利好。

《21世紀》:香港是國際商貿中心,本屆特區政府在吸引海外企業來港方面,目前成效如何?

丘應樺:我們對此非常努力。特首指出,我們要做的是“拼經濟”,“爲民生”。我們投資推廣署在2023年到2024年7月份間,已經引進了超過700家企業,投資額共計大概1000億港元。這也創造了大概8000個就業崗位。我們在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方面,也成功引進約50家企業來到香港。這對香港將來的發展,無論是重點企業、創科、人工智能或是新能源、新制造方面都帶來很好的機遇。目前爲止在香港的外企有9000家左右。

外企對香港的商業環境保持信心

《21世紀》:香港是否面臨外資撤離的問題?

丘應樺:並不存在這種情況。這是外部勢力詆譭香港所散佈的不實之詞。實際上,香港的外資企業數量穩定在大約9000家,與疫情暴發前相比並無顯著變化,甚至有所增加。儘管內地企業佔據了較大比重,但日本企業以超過1400家的數量位居其次,美國企業則有近1300家。這反映出外國企業對香港的商業環境保持信心。據美國商會的調查顯示,約80%的會員對香港的法治體系充滿信心,70%的受訪者認爲香港國安法對商業活動沒有負面影響。由此可見,國際社會對香港的商業環境給予了積極的評價。

《21世紀》:在全球政治經濟格局經歷重大變革的背景下,香港作爲國際經貿和商貿中心,其角色定位可能會發生哪些變化?

丘應樺:隨着全球經濟重心逐漸東移,香港作爲進入大灣區內地城市很重要的門戶和窗口,吸引了很多國家的目光。很多國家對於大灣區的發展都很有興趣,因此,香港應充分利用其優勢,包括“一國兩制”政策、普通法體系、完善的法制、資金的自由流動,以及作爲最大的離岸人民幣中心的地位,吸引其他國家來港發展,並利用香港的優勢幫助這些企業進入大灣區。

《21世紀》:外國企業爲何選擇香港作爲其發展的平臺?

丘應樺:香港是一個自由港,同時也與內地簽訂了CEPA,即《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享受免關稅優惠。企業在香港設立地區總部,便可享受與本地企業同等的待遇。我們期望利用香港的優勢,吸引外國企業在港投資和融資,並幫助他們進入大灣區。香港北部都會區的發展、科技創新的進步,以及正在推進的與內地數據互通,都對香港未來的經濟發展帶來有利影響。

香港不能落後

《21世紀》: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決定》,提出了鞏固和提升香港作爲國際金融中心、航運中心和貿易中心地位的目標。在國家新一輪的開放中,如何看待香港的角色,以及如何發揮其作爲聯繫者、增值者和參與者的多重作用?

丘應樺: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的《決定》具有重要意義,明確了香港的地位。我們必須重新審視香港在金融、國際貿易和航運中心方面如何與國家整體的開放發展戰略相配合。在整體開放發展中,科技創新至關重要。以內地電子商務爲例,2023年全國網上零售額超15萬億元,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達到28%左右,而全球電子商務的年增長率平均爲20%。因此,香港作爲貿易、金融和航運中心,在電子商務領域需要重點發展。面對全球的快速發展,香港也不能落後。

《21世紀》:你認爲我們目前應採取哪些措施以避免落後?

丘應樺:我們已經成立了一個專注於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電子商務專責小組。今年8月,我們舉辦了“香港好物節”,通過內地的電子商貿平臺推廣了200多個香港產品,同時也推廣了香港的商業活動。該活動吸引了9000萬人的關注。在活動取得成功後,我們計劃將電子商貿擴展到東亞國家,通過香港平臺將內地產品出口到海外市場。

《21世紀》:關於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外界對此非常關注,請問目前進展如何?

丘應樺:我們非常重視RCEP,因爲RCEP中的15個成員與香港的經貿往來佔香港總經貿量的70%。我們已經與東盟國家進行了良好的溝通,他們支持香港加入RCEP。香港的加入將爲RCEP成員帶來巨大貢獻,因爲香港是一個開放的經濟體,擁有衆多專業服務。香港加入RCEP後,能消除貿易壁壘,促進香港的經濟健康發展。香港也能爲RCEP成員提供機遇,他們可以通過中國香港的平臺與中國內地接軌,實現互惠互利。

策劃:於曉娜

記者:朱麗娜 張偉澤

監製:朱麗娜

編輯:和佳 朱麗娜

設計:鄭嘉琪 黃丹虹

視頻製作:袁思傑

出品: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