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缺工及失業並存現象之解讀與因應

工商社論

最近兩三年來,臺灣就業市場呈現缺工與失業並存的現象。包括半導體、電子資訊等產業人力需求殷切,大幅提高薪資網羅人才,但若干服務業卻出現失業、減班或放無薪假的情況。其背後原因值得探討。

歸納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其一,臺商迴流、海外資金匯回:臺商迴流、海外資金匯回的熱絡,帶動了臺灣的新增投資,資通訊、網通、機械、電動自行車、汽車電子等行業的景氣熱絡,相關人才的需求也暴增,人才供給嚴重不足。

其二,迴流產業及半導體熱絡,帶動營建相關人才的需求:新冠肺炎的影響下,外籍移工引進進度落後。同時,在政府政策的吸引下,不少迴流產業興建廠房、半導體擴增投資,加上公共工程的興建,也使相關人才需求殷切。

其三,在新冠肺炎影響之下,人流、物流受到不少制約:在COVID-19的肆虐下,住宿餐飲、旅遊觀光、教育服務等業績大受影響,失業或無薪假人數增加,但運輸倉儲、物流宅配、資通訊服務業則受惠於線上工作、學習、醫療、娛樂的影響,業績反而逆勢上揚,也導致缺工、失業同時存在的現象。

其四,新冠肺炎、美中貿易戰引發產業發展兩極化:新冠肺炎及美中貿易戰之後,線上工作、學習、醫療、娛樂成爲新的趨勢,也帶動3C產品、雲端及資訊安全的需求,進而帶動電子資訊業的蓬勃發展。同時,在美中貿易戰之後,各國搶單、轉單的效應,也導致半導體產業需求大幅增加,當然,新科技包括AI、5G、電動車的日新月異,也使得半導體晶片的需求增加。

上述因素造就了半導體、電子資訊業的熱絡景氣,使得人才需求大增。反之,中下游的傳統產業,或因原物料價格的飆漲、利潤遭到壓縮,而表現不盡理想。同時,因人流、物流的不順暢、國外觀光客的大幅減少,也導致住宿、餐飲、觀光、旅遊服務業等表現不佳,並引發失業、倒閉的現象。

而資訊電子業、半導體產業在景氣熱絡、獲利增加下,提供比較高的薪水和勞動條件來吸引更多人才,也排擠了傳統產業、服務業人才晉用的機會。不過,高科技產業人才需要比較高的技能,如果缺乏足夠的訓練,培訓相關的技能,將無法順利轉業到高科技產業發展。因此,呈現缺工與失業並存的現象。

一般而言,就業、人才的需求是產業綜合表現後所展現的結果,因此,失業、缺工可以說是經濟的落後指標。隨着總體經濟的規劃、產業的發展、出口的榮枯、財政支出的多寡等政策確定併發揮作用後,最後才決定就業水準的高低。所以,跨部會的協調合作相當重要,除了勞動部的培訓課程、就業的諮詢媒合之外,包括國發會的總體經濟規劃、經濟部的產業發展政策與出口的推動、財政部的租稅優惠及補助、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等,均攸關民衆的就業。因此,跨部會的協調整合就相當重要,如果政府認爲缺工與失業並存的現象相當嚴重,就有必要由行政院召開跨部會的協調,研擬政策,由各部會分工一起來面對、解決。

面對此一人才短缺、學用落差的情況,政府各部會也提出不少的對策,包括「振興五倍券」、「投資青年就業方案」、「充電再出發計劃」、「安心就業計劃」等。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繼新冠肺炎之後,又面臨烏俄戰事的攪局,在糧食、原油短缺下,通膨率高漲,也導致央行的快速升息。而升息循環的開始,勢必對房地產、股市,乃至於若干資本密集產業帶來影響,並衝擊就業。尤其是4月中旬之後,疫情大爆發,確診人數激增,將對蟄伏已久、本已蓄勢待發的住宿餐飲、旅遊觀光、教育服務等產業帶來更大的壓力。當然,目前的消費電子業在全球景氣下滑之際,似乎有需求下修的情況,或許可以暫時適度紓解人才需求緊縮的問題,但此時各部會更應對失業、缺工同時存在的問題密切關注,提出因應對策。

除了前述短期的政策之外,長期的產業結構調整,更值得政府當局正視,並提出政策,包括勞力密集、附加價值較低,或者污染程度嚴重的企業如何輔導升級轉型;降低科技業對其他產業的排擠,甚至加強彼此之間的擴散效果,平衡產業發展兩極化的問題。如此,才能解決失業、缺工並存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