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月底開會 能源供應將上討論桌

2024遠見ESG國際大師論壇,環境部長彭啓明專題演講:臺灣如何走入碳有價時代?產業淨零轉型的機會與挑戰。記者邱德祥/攝影

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將於本月底召開首次會議,環境部長彭啓明今天表示,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具有7大主軸,月底首場會議將談到氣候變遷對臺灣的衝擊,以及國家綠色成長戰略、能源的供需等。

總統府日前成立三大委員會,其中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將於本月底召開首場會議,該委員會執行秘書由環境部長彭啓明擔任,副執行秘書則由總統府副秘書長張惇涵擔任。

彭啓明今於「2024遠見ESG國際大師論壇-迎向碳有價時代 備戰淨零賽局」受訪指出,氣候變遷下每年夏天愈來愈熱,冬天也愈來愈暖,減碳已經是勢在必行,然而環境部目前還是須遵守「環境基本法」的非核家園目標,但是核能也是減碳選項之一,不能排斥新的核能技術。

彭啓明指出,氣候變遷的因應都已經入法在執行,困難在於說與做是兩回事,距離2030年的國家階段性減量目標,以及2050淨零的宣示都還有很大的差距,不只臺灣,放眼全球也是如此,氣候變遷也已經不只是氣候問題也是貿易問題,碳定價制度部分臺灣是碳費先型,之後將走向總量管制,碳費雖然不是完美的制度,但必須趕緊走下去,預計未來幾個月就可以上路。

針對月底的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將召開首場會議,彭啓明說,該委員會每季開一次會,首次會議將談到氣候變遷的調適還有綠色成長戰略,以及能源的供需等,但目前來看第一次主要還是討論氣候變遷對臺灣的衝擊究竟有多大。

另針水利署第4河川分署的「東埔蚋溪綠美化場地植樹」案場,日前向環境部申請首例自然碳匯專案且通過審查,彭啓明表示,該專案30年可取得減碳額度約605公噸二氧化碳當量的碳抵換額度,「其實相當少」,不過至少是由政府做起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