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圖書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舉辦第十次古籍數字資源聯合發佈活動 “中華古籍資源庫”首次發佈澳門存藏古籍

中國日報1月10日電 2025年1月10日,國家圖書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組織召開第十次古籍數字資源聯合發佈會。由國家圖書館、首都圖書館、上海圖書館、南京圖書館、甘肅省圖書館、揚州市圖書館、澳門大學圖書館、孜珠寺等8家古籍收藏單位攜手免費面向社會新增發佈古籍資源18705部/件。

截至目前,全國累計發佈古籍及特藏文獻影像資源將超過15.8萬部(件)。其中國家圖書館建設的“中華古籍資源庫”的專題資源庫達到29個,發佈古籍影像資源超過10.6萬部(件),45家單位發佈古籍資源超過5.2萬部(件)。

會上,國家圖書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首先公佈古籍普查登記書目數據的最近更新情況。2024年“全國古籍普查登記基本數據庫”新增發佈55家單位古籍普查數據116346條1009870冊。累計發佈319家單位古籍普查數據941708條8982920冊。另外,《文獻》雜誌完成全部已刊發論文數字化工作,已於“中國古籍保護網”發佈2024年第1、2期,其餘將陸續發佈。

發佈單位代表分別介紹了資源的特點與價值,與會領導、專家對聯合發佈古籍數字資源的舉措給予了高度肯定和評價,認爲圖書館在古籍資源共享方面做出了表率。會上圍繞古籍數字資源建設和合作服務機制、古籍數字化成果共享方式、古籍數字化標準規範、智慧圖書館建設等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爲下一步相關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重要指導和寶貴建議。

近年來,黨和國家關於古籍的政策措施密集出臺,《關於推進新時代古籍工作的意見》《2021—2035年國家古籍工作規劃》等文件爲在新起點上繼續推動“中華古籍保護計劃”深入實施提供了重要依據。秉承“傳承文明、服務社會”的宗旨,國家圖書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在堅持公益性基礎上,依託豐富館藏不斷加大古籍數字化發佈力度,同時發揮示範帶動作用,全國各古籍收藏單位紛紛響應並推進所藏古籍資源的開放共享工作。這種基於開放共享的理念通過互聯網共享資源的方式,使讀者和研究者可以足不出戶查找和閱覽古籍資源,是中華古籍保護與傳承的重要手段。目前,“中華古籍資源庫”已成爲全國古籍資源類型和品種最多、體量最大的綜合性資源共享發佈平臺。該項目於2023年獲得世界互聯網大會“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典型案例在烏鎮進行了現場發佈,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激活中華典籍的‘數字生命’——中華古籍資源庫服務與實踐案例”入選中國互聯網協會2024年度互聯網助力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特別推薦案例。

附件:本次聯合發佈資源情況

1.“中華古籍資源庫”新增古籍數字資源簡介

“中華古籍資源庫”是國家圖書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建設的綜合性古籍特藏數字資源發佈共享平臺,是“中華古籍保護計劃”的重要成果。2020年國家圖書館新版讀者門戶上線後,對各類古籍及特藏文獻資源進行了整合,統一納入“中華古籍資源庫”,該平臺遵循邊建設、邊服務原則,目前在線發佈資源包括國家圖書館藏善本和普通古籍、甲骨、敦煌文獻、碑帖拓片、西夏文獻、趙城金藏、地方誌、家譜、年畫、老照片等,以及館外和海外徵集資源。

此次“中華古籍資源庫”除新增國家圖書館古籍數字資源外,還有揚州市圖書館古籍、澳門大學圖書館所藏古籍,孜珠寺藏《四部醫經》,作專題發佈。此次發佈後“中華古籍資源庫”下的專題資源庫將達到29個。

“中華古籍資源庫”總網址:http://read.nlc.cn/thematDataSearch/toGujiIndex

(1) 國家圖書館館藏古籍

國家圖書館發佈漢文古籍296部,其中善本53部,普通古籍243部;少數民族文字古籍發佈56部;石刻拓片數字資源188種。

善本的53部中宋金元本42部,多爲存世孤罕的版本,11部爲清人的稿抄本。今年海南、黃岡等地均舉辦了蘇東坡主題展和曬書活動。1月18日是蘇東坡誕辰988年,過去有祭蘇的傳統,本次公佈的資源中有與蘇東坡相關聯的9部宋元本,也是對這位大文豪的紀念。

發佈的普通古籍243部,明代版本28部,清代版本214部(其中乾隆以前版本24部),民國版本1部。所發佈的內容,涉及經史子集各部,有一定數量的專題古籍包括:明清時期著名的版畫古籍,如明刻本《三才會》、清康熙刻本《新定三禮圖》、乾隆武英殿刻本《皇朝禮器圖式》等;傳統孝悌倫理家範方面的古籍,如《顏氏家訓》《孝悌圖說》《百孝圖》《廿四孝圖說》等;此外,還有一些比較特別的古籍,如:清乾隆武英殿刻本《欽定武英殿聚珍版程式》詳細記載了乾隆時期木活字製作及印刷技術,爲研究我國活字印刷技術史提供了詳盡的材料,又如清咸豐刻本《楹聯叢話》系清人樑章鉅所著,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部聯話著作,蒐集保存了大量歷代楹聯作品,再如清同治十二年(1873)刻本《脫影奇觀》是我國譯述出版的第一部攝影業務圖書專著。

“數字古籍”專題庫地址:

http://read.nlc.cn/allSearch/searchList?searchType=10024&showType=1&pageNo=1

發佈民文古籍56部,文種以藏文、蒙古文、滿文爲主,選目突出多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如蒙古文《東周列國志》《南唐演義全傳》等本子的故事,均從漢文小說故事吸收養分;滿文《周易》《論語》《孝經》等則直接譯自漢文儒家經典;滿漢文合璧《書經》《御製滿蒙文鑑》等尤爲突出多民族文化間的交流交融,體現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民族文字特藏庫”專題地址:

http://read.nlc.cn/allSearch/searchList?searchType=102&showType=1&pageNo=1

“碑帖菁華”是以國家圖書館藏有的歷代甲骨、青銅器、石刻等類拓片二十三萬餘件爲基礎建設的數據庫,內容涉及歷史、地理、政治、經濟、軍事、民族、民俗、文學、藝術、科技、建築等方面。本次發佈的拓片數字資源188種,其拓片原件徵集自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原碑爲清代及民國時期刻立於河南省洛陽市的石碑。

“碑帖菁華”專題地址:

http://read.nlc.cn/allSearch/searchList?searchType=34&showType=1&pageNo=1

(2)揚州市圖書館古籍

本次發佈揚州市圖書館館藏古籍43部,均爲揚州市圖書館所藏併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的古籍,以明代古籍爲主,少量爲元代、清代古籍,版本珍貴。

http://read.nlc.cn/allSearch/searchList?searchType=109&showType=1&pageNo=1

(3)澳門大學圖書館古籍

爲慶祝澳門迴歸祖國25週年,國家圖書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將澳門大學圖書館捐贈的數字古籍,通過“中華古籍資源庫”平臺爲大衆提供公益服務。本次發佈澳門大學圖書館館藏古籍13部,發佈古籍以明清古籍爲主,其中2種爲2009年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的古籍。

http://read.nlc.cn/menhu/allSearch/searchList?searchType=110&showType=1&pageNo=1

(4)西藏民族文字特藏

本次發佈西藏自治區昌都市丁青縣孜珠寺所藏藏文古籍《四部醫經》。該批數字資源爲《古象雄文化遺產調查及搶救性保護研究項目》課題的數字化成果之一。《四部醫經》是重要的藏醫學文獻之一,作爲清代手抄本文獻,具有較高的文獻學和版本價值。

http://read.nlc.cn/menhu/allSearch/searchList?searchType=111&showType=1&pageNo=1

2.聯合發佈古籍數字資源簡介

(1)首都圖書館發佈古籍資源情況

首都圖書館本次發佈國家珍貴古籍文獻163部(含全文數據67部);吳曉鈴先生贈書407部;同時發佈“首都圖書館藏國家珍貴古籍圖錄知識庫”和“《牡丹亭》專題數據庫”。

發佈首都圖書館藏特色古籍文獻數據:本次將首都圖書館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的古籍圖像進行線上發佈,其中67種提供全文數據。首次將吳曉鈴先生贈書進行數字化發佈,收錄贈書400餘種,其中多數爲孤本。

發佈“首都圖書館藏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圖錄知識庫”:本庫以首都圖書館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的古籍文獻爲核心,從多個角度展示館藏的國家珍貴古籍,幫助讀者理解和鑑賞古籍版本,提升讀者對古籍的興趣。比如從“版本”“版式”“裝幀”等角度來解讀館藏珍貴古籍,讓讀者在系統瞭解古籍知識的同時,通過關聯館藏珍貴古籍實體信息,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又如,知識庫從時間、字形、鈐印三個方面來展示館藏珍貴古籍的古韻之美:“古籍編年”部分按照時間順序梳理,分宋本、元本、明本、清本四部分分別展示,讀者可專擷宋元舊槧賞析;“字形之美”選取館藏珍貴古籍中有代表性的高頻文字,切分字塊圖像,展示不同版本中該字在字形、筆畫上的細微差異,它們反映了不同時期、不同地區的書法風格和印刷技術的發展;“鈐印之美”提取圖錄書影中的鈐印圖像,分“皇家印章”“私家印章”“機構印章”三類展示,讀者不僅可以欣賞到各種精美的印章,還可以看到其在書中的鈐蓋位置,根據圖錄文章瞭解其背後的歷史和文化背景。

發佈《牡丹亭》專題庫:發佈基於首都圖書館藏明萬曆刻朱氏玉海堂印本《牡丹亭》的活化利用新成果,包括明萬曆刻朱氏玉海堂印本《牡丹亭》全文數據、《牡丹亭》專題公開課、以“驚夢”爲藍本藉助視覺生成大模型生成的古籍經典場景再現。

首都圖書館古籍數字資源發佈平臺

http://szlib.clcn.net.cn/

(2)上海圖書館發佈古籍資源情況

上海圖書館本次新增發佈9761種古籍,在“上海圖書館古籍目錄”平臺發佈古籍總計10233種,平臺提供古籍書目數據查詢和全文影像瀏覽。本次共面向社會公佈的古籍數量遠超以往,質量而言,多爲館藏善本,發佈善本佔善本總收藏量的四成,這其中又有近一半爲入選國家名錄的品種,是館藏之最善者。其中入選第一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的宋刻本《十一家注孫子》,是《孫子兵法》最爲重要的傳本之一,也是版本傳承系統中影響最大的一部,此本曾經袁埈、季振宜、徐乾學遞藏,此後入藏清宮,爲天祿琳琅插架之物。還有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的多種館藏經典宋元本,如宋刻《集韻》《鉅宋廣韻》《周髀算經》《九章算經》《曹子建文集》、元刻《顏氏家訓》《經史證類大觀本草》等。

“上海圖書館古籍目錄”平臺網址:

https://gj.library.sh.cn/org/shl

上海圖書館本次新增發佈家譜6551種,在“上海圖書館家譜知識服務平臺”發佈家譜總計 15116種。家譜知識服務平臺是上海圖書館利用數字人文方法和關聯數據技術,對中國家譜總目和館藏家譜原文內容進行重組、豐富和格式轉換,使數字圖書館以文獻爲中心的查詢檢索,向大數據時代的數據服務和知識服務轉型。

“上海圖書館家譜知識服務平臺”網址:

https://jiapu.library.sh.cn/

上海圖書館同時還發布了近代圖書和老唱片。

(3)南京圖書館發佈古籍資源情況

南京圖書館江蘇古籍資源庫發佈1035種古籍,主要是以方誌和家譜爲主 。如[道光]黎平府志四十一卷首一卷,清劉宇昌、楊書魁修,清唐本洪纂。 清道光二十五年刻本,“黎平”之名,始於元代。元至治二年,廢古州總管府,改爲上黎平長官司。明永樂年間,設置黎平府,隸貴州布政司。民國二年,廢府改縣,即今貴州省黎平縣。此書詳細記載了黎平府的天文、地理、政治、經濟、人物、文藝等狀況,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是研究黎平古代歷史以及貴州歷史的重要文獻。[吳縣]大阜潘氏支譜二十四卷首一卷,清潘承謀等纂修,清光緒三十四年吳縣潘氏鬆鱗莊石印本。此譜爲清光緒三十四年潘承謀等纂修,記事下限至光緒三十二年。扉頁領譜啓事後有鬆鱗莊莊主印,鬆鱗莊爲潘氏義莊。從此譜的目錄看,有圖、表、傳、記、考、錄等,體例極爲完善,爲家譜中之上乘之作。

發佈網址:http://zggj.jslib.org.cn/#/home

南京圖書館同時發佈“江蘇省古籍存藏目錄”數據庫和“南圖館藏新印叢書綜合目錄”。

“江蘇省古籍存藏目錄”數據庫收錄26592條,是江蘇文脈項目《書目編•典藏志》的成果轉化。該數據庫不僅實現了全省古籍的通檢,還能以類、主題等爲檢索關鍵,爲相應的各類大型圖書館編纂、影印出版等提供原始數據與基礎保障。可以說,該數據庫的出現,必然推動古籍文獻整理的高質量發展。

“南圖館藏新印叢書綜合目錄” 整理收錄了633部叢書,78215條。是全國第一個公共圖書館建設的影印本子目檢索平臺,它依託南圖歷史文獻影印本館藏,爲大型歷史文獻影印叢書編制子目,其著錄方式一依古籍、民國圖書著錄規則,完整體現影印本價值。在此基礎上,數據庫免費開放、融合爲原則,一方面積極開放給讀者使用,另一方面不斷補充新進數據、融合全省數據,在古籍保護與利用上具有獨特價值。

(4)甘肅省圖書館發佈古籍資源情況

甘肅省圖書館本次發佈188種1051冊西北地方文獻古籍。

西北地方文獻古籍善本全文數據庫收錄了甘肅省圖書館館藏地方文獻中包含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五省區的有關政治、經濟、歷史、文化、教育、地理等古籍善本圖書,數據庫包括讀者利用率較高的《(乾隆)甘肅通志》、《(雍正)陝西通志》、《(乾隆)寧夏府志》、《(乾隆)西寧府新志》、《(宣統)新疆圖志》、《(萬曆)富平縣誌》、《(嘉靖)秦安志》等明清時期的地方誌,同時也有部分晚清的官方檔案以及科舉文獻、隴右地方人士著述等。該數據庫有助於滿足讀者對古籍文獻的研究和閱覽需求,弘揚傳播西北地方優秀文化,對於相關領域的研究者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發佈網址:

http://dbase3.gslib.com.cn/DigitalResources/toSingleSearchView/89/XBDFWXGJSBQWSJK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