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鎮巴縣供電公司:洪災無情村被毀 國網有愛助重建
在這個被羣山環抱、溪流潺潺的陝南小鎮——長嶺鎮。九陣壩村,我們的村莊,曾是一片寧靜祥和的田園風光。然而,8月4日凌晨兩點多突降特大暴雨,引發山洪,泥石流,山體滑坡,致使公路塌方,電力受損,通訊中斷······。作爲國網鎮巴縣供電公司駐村第一書記,我親眼見證了這場災難的殘酷,也親身參與和村民們並肩作戰,共抗洪災,投入到安置受災村民、搶通道路、恢復供電、重建家園工作中。
洪水肆虐,家園受損。在長嶺鎮九陣壩村,暴雨讓山洪如脫繮野馬般奔騰而下,淹沒了村莊的低窪地帶。河堤垮塌、道路沖毀、農田淹沒,電力設施更是遭受重創,整個松樹樑村陷入了一片黑暗與混亂之中。雷聲、雨聲、風聲、還有村民們的哭喊聲交織在一起,讓人心碎。我們迅速啓動應急預案,組織村民緊急轉移,安全成爲了那一刻唯一的追求。
緊急轉移,安置有序。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時間就是生命。我們第一時間用衛星電話聯繫了長嶺鎮政府和幫扶單位國網鎮巴縣供電公司,利用手電筒和喊話器,挨家挨戶地通知村民轉移。在夜色中,老弱病殘由青壯年揹負,年幼孩童則被緊緊抱在懷中,大家相互扶持,徒步走向臨時安置點——村應急避險場所。那裡,村委會負責後勤保障的同志早已搭好了準備了食物和水,還有村醫療隊隨時待命。
背的背,扶的扶,冒雨轉移安置村民。轉移中一個村民也不落下。爲了讓村民及時脫離險境,我們駐村幫扶人員與村委會人員一起全力將災民轉移至安置點。在轉移途中,村民喻大爺家的小孫子,在轉移途中不慎摔倒,小腿擦傷,我們的駐村隊員李國堯同志撕掉身上穿的襯衫立即爲他包紮,並安慰他不要害怕,到安置點就有醫生了。這一幕,成爲了那晚最溫暖的記憶之一。
電力恢復,點亮希望,電力,是災後重建的“生命線”。洪水過後,整個村莊的電力供應中斷,不僅影響了村民的基本生活,更給後續的救災工作帶來了極大不便。作爲駐村第一書記,我深知電力恢復的重要性,天一亮就與供電公司劉康總經理,李寧書記聯繫,並參與制定搶修方案。組織電力搶修隊伍,經過兩天連續奮戰,搶修隊伍克服重重困難,清理倒伏在電線上的樹障,搶修線路,安裝臨時變壓器,隨着第一盞燈光的亮起,整個安置點沸騰了。村民們紛紛走出帳篷,望着快速亮起的電燈,眼中閃爍着希望的光芒。那一刻,我彷彿看到了村莊重生的希望,也爲自己的辛苦付出感到自豪。
災後重建,是一場持久戰。洪災過後,在確保村民基本生活得到保障的同時,我們開始着手規劃村莊的長期恢復與發展。利用災後重建資金,我們優先要修復的是水、電、路、訊等基礎設施,確保村民能夠安心回家,正常生活。同時,我們還準備引入了生態農業項目,鼓勵村民種植抗災能力強、經濟價值高的作物,比如茶葉、中藥材等,以恢復和提升農業生產能力。此外,我們還積極爭取其它政策支持,引導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參與生產自救,發展鄉村旅遊,讓松樹樑村在自然災害中崛起,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
在這場災難與重建的過程中,有太多令人動容的故事。比如張大爺,他家的豬圈被洪水沖垮,但面對困境,他沒有消沉,而是主動參與到村裡的重建工作中來,每天早出晚歸,搬運物資、清理污泥,彷彿不知疲倦。他說:“圈沒了可以再建,人心散了可就不好聚了。”張大爺的堅韌與樂觀,感染了每一個人,成爲了我們重建家園的強大動力。又如姚女士,她是村裡的小學教師,洪水過後,她利用安置點的簡陋條件,堅持爲四個孩子開設臨時課堂,教他們練字、畫畫,用知識的光芒照亮他們的心靈,讓他們在災難中依然能夠感受到學習的快樂與希望。
今天,我們駐村工作隊同村兩委將站在松樹樑村洪災後的新起點上,用不怕苦不怕累精神,用團結的力量,我們有100%的信心戰勝災難;是希望的光芒,作爲駐村第一書記,我將繼續與村民們一道,攜手前行,在這片被洪水洗禮過的土地上,共同繪製出一幅幅鄉村振興的壯美畫卷。
通訊員 黃文全 馮萬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