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運之戰!東桑西移,一場影響深遠的產業遷徙

中國是絲綢的發源地,絲綢是中華文明的象徵。

一塊絲綢背後,是一條栽桑養蠶、繅絲織綢的產業鏈。

千百年來,我國的蠶桑業中心,經歷了從北方向東南遷移的過程。

自2000年起,我國蠶桑業中心開始從東南向西部遷徙。

這是一場影響國運的產業遷徙。

我國的蠶桑業,源遠流長。

成書於春秋時期的《詩經》,就詳細地記錄了蠶桑絲綢生產的過程。

我國古代的蠶桑業,發祥於黃河流域。

蠶桑業的基礎是種桑,黃河流域,特別是濟河與黃河一帶的兗州,土地肥沃,草木茂盛,在水退之後,土地可以種植桑樹。

有了桑樹,便可以養蠶。由桑蠶所結的繭繅得的絲,被稱蠶絲。蠶絲編織而成的,即爲絲綢。

唐代的蠶桑業中心,仍在北方地區,尤以齊魯的刺繡、河南的織錦出名。

齊魯的刺繡作品《荷花鴛鴦圖》

唐中後期以後,蠶桑業中心開始南移。

原因有兩方面:

一方面,連年戰亂,疊加氣候變化,對北方的蠶桑業造成沉重打擊。

另一方面,宋室南渡,北方手工業藝人大量涌入東南,大大帶動了蠶桑業的發展。

江浙一帶,一躍成爲全國的蠶桑業的中心。

知名歷史劇《大明王朝1566》中,面對宮中開支過度和諸多官員上下貪墨造成的巨大國庫虧空,嚴嵩父子想出的應對之策是,在浙江地區“改稻爲桑”,增加絲綢產量,出口售賣以獲得收入。

從中可以看出浙江在我國蠶桑業版圖的地位。

民國時期,江浙地區生產的絲綢,佔據全國60%以上的份額,不僅在國內暢銷而且遠銷海外。

東部地區的產能優勢,一直延續到2000年左右。

1991年,東部的蠶繭產量佔全國的58.38%,中、西部的蠶繭產量分別佔全國的7.36%和34.26%。

2000年,東部的蠶繭產量佔全國的比例爲53%,西部佔比爲34%,東部依然有優勢。

2003年之後,情況就起了變化。

2003年,東部的蠶繭產量佔全國的比例下降到50%以下,西部佔比超過40%。

2011年,東部蠶繭產量佔全國的比例繼續下降到30.50%,西部佔比上升至60.58%。

2021年,東部蠶繭產量佔全國的比例下降到13%,西部佔比上升至81%。

2023年,東部蠶繭產量佔全國的比例只剩下9.8%,西部佔比上升至84%。

1991-2023年東西部蠶繭產量全國佔比變化

悄然之間,我國蠶桑業已然完成了從東部向西部的遷徙。

廣西也超越浙江,成爲全國最大蠶桑生產省。

蠶桑業中心從北方向東南轉移,歷時千年方成。

從東部向西部轉移,只用了十年而已。

這一影響深遠的產業遷徙,是如何在短時間內實現“乾坤大挪移”的?

現在,我們經常聽到一句話,叫“市場有效、政府有爲”,意思是更加註重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共同促進經濟發展。

蠶桑業中心的遷徙,便是有效市場與有爲政府相輔相成的“傑作”。

先看市場有效。

上文提過,蠶桑產業的基礎是種桑、養蠶。

這是一個典型的土地密集型和勞動密集型產業。

種桑需要大量的土地,養蠶需要大量的勞動力。

養蠶大棚

改革開放後,東部地區經濟率先崛起,工業化、城市化進度加快,隨之而來的是土地、勞動力成本上漲。

這就導致,東部地區種桑、養蠶的成本居高不下,失去了比較優勢。

在市場規律的作用下,蠶桑業開始走出東部,尋找新的“成本窪地”。

再看政府有爲。

蠶桑業的這一變化,引起了國家的關注。

2000年,國家經貿委提出“東桑西移”戰略,2006年,商務部啓動“東桑西移”工程,引導桑蠶業由浙江、江蘇等傳統產區向西部的廣西、雲南等地轉移。

所謂的引導,可不是嘴上說說,而是真金白銀支持。

2006-2008年,“東桑西移”工程共支持蠶桑基地建設、鞏固提高和恢復重建項目179個,中央累計投資2.62億元。

“東桑西移”工程獲得了西部地區的積極響應。

僅2009年一年,陝西省就撥付省級專項資金1310萬元,支持基地建設和技術攻關項目。

2023年全國各地區桑蠶繭產量及同比增速 製圖:共研產業諮詢(共研網)

東部企業的積極性也很高,希望在西部地區獲得新的發展空間。

2007年1月,廣東省絲綢紡織(集團)公司與廣西絲綢進出口公司合作,重新組建了廣西絲綢(集團)公司。

成立半年多,集團實現銷售收入8000萬元,出口創匯1000萬美元。

“東桑西移”工程是一項系統工程,離不開政策扶持、資金投入、基地建設、技術培訓等全方位支持。

市場與政府雙重作用,東部與西部雙向奔赴,蠶桑業順利完成遷徙。

說起國家工程,很多人會想到南水北調、西氣東輸等。

在正解局看來,東桑西移的意義,不亞於這些大工程。

蠶桑產業具有產業鏈長、用工多、經濟效益較高的特點。

蠶桑產業轉移到西部,帶來的最直接的好處,便是解決就業、增加收入。

廣西在2007年的統計數據顯示,全域桑園面積達到13.34萬多公頃,約佔全國的17%,僅鮮繭產值就有400億元。

廣西實施“東桑西移”工程以來,留住外出務工農民多達200萬人。

在四川綿陽市遊仙區鹽泉鎮,現有桑樹面積1.2萬畝,養蠶專業戶3500餘戶,全年創收7000餘萬元,養蠶戶年收入可達8萬元。

四川綿陽市遊仙區鹽泉鎮蠶繭採摘

蠶桑業還成爲脫貧攻堅的法寶。

“十三五”期間,國家蠶桑產業技術體系在92個原國家貧困縣開展了蠶桑產業精準扶貧工作,發展蠶桑產業支撐23.6萬戶、80餘萬人按期脫貧。

以雲南省提供的2007年數據爲例,“東桑西移”爲雲南山區和少數民族地區尋找到了一條脫貧致富的好路子,戶均收入由原來不足900元提高到2500元,蠶桑比較優勢明顯高於玉米、甘蔗等傳統經濟作物。

一顆小蠶繭,變成羣衆致富的“金蛋蛋”。

桑樹渾身都是寶,桑葉可以養蠶、製茶,桑果可以食用、藥用,桑枝還可以用來培育桑枝菌。

藉助蠶桑業,西部地區正在延伸拓展產業鏈。

有的發展桑茶、桑果等產業,有的推廣“蠶桑+工業+文化+旅遊”發展新模式……

南充六合絲廠舊廠區成爲“網紅地”

隨着“東桑西移”推進,爲了就近獲取蠶繭原料,降低運輸和勞動力成本,繅絲企業開始由東向西轉移。

伴隨蠶桑絲產業轉移,綢緞加工也緊隨其後,向西部轉移。

從“東桑西移”,到“東絲西移”,再到“東綢西移”,蠶桑業正在成爲一根槓桿,撬動西部大發展。

站在國家的視角看,“東桑西移”更大意義是,保障了我國產業鏈的完整。

現在提出口,必提“新三樣”,即‌‌電動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

其實,很多人低估了絲綢產業的分量。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絲綢是我國僅次於石油的第二大出口創匯產品。

在1950-1999年的50年間,我國絲綢出口創匯總額達446億美元。

雖然近兩年,我國的絲綢產業在萎縮,但依然是全球最大繭絲綢生產供應國。

蠶桑絲綢產業依然是我國農業產業的重要組成,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作用不可小覷。

2016-2022年中國規模以上絲綢企業營業收入統計 製圖:共研產業諮詢(共研網)

從產業鏈看,種桑、養蠶是絲綢產業的上游。

上游不穩,下游難安。

如果放任東部的蠶桑業萎縮,那麼,全國的絲綢產業將被動搖。

我國實施“東桑西移”工程,通過東西部協作,維護了蠶桑業的穩定,也保障了絲綢產業鏈的完整。

在正解局看來,“東桑西移”工程的成功實施,爲我國產業轉移提供了可供參考的樣板。

衆所周知,因國內勞動力成本上升,我國部分勞動密集型製造業正逐漸向東南亞、印度和墨西哥等國家或地區轉移。

正解局長期關注中國企業出海,鼓勵中國企業出海,但認爲,產業應該優先在國內轉移。

隨着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不斷升級,發達經濟體加速產業鏈迴流本土。

如果再放任勞動密集型製造業外遷,我國製造業有可能面臨空心化的風險。

產業轉移的實質,是企業追逐最優生產要素,追求更高的利潤。

我國中西部地區資源豐富、要素成本低、市場潛力大,爲東部地區產業轉移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今年9月,國家發佈關於實施就業優先戰略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意見, 提出引導資金、技術、勞動密集型產業從東部向中西部、從中心城市向腹地有序轉移,加大對革命老區、邊境地區、資源枯竭地區等政策傾斜,促進區域間就業均衡發展。

“東桑西移”工程的成功,已經證明我國有空間、有條件、有能力組織產業梯度有序轉移,優化生產力空間佈局、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特別是,在全球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不確定因素相互交織,國內產業轉移,更能保障我國產業鏈供應鏈安全。

這是一場國運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