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川普勝選的「馬斯克效應」(戴翌軒)
川普在當選演說中大讚馬斯克是「一顆新星」與「超級天才」。圖爲馬斯克在川普造勢場合助講。(美聯社)
2024年美國選舉再度掀起政治波瀾,川普在多個搖擺州取得領先,並於11月6日凌晨在佛羅里達州西棕櫚灘的競選活動中宣佈勝選。相比2020年的敗選,此次選舉結果顯然有了重大改變。我認爲,這主要與過去4年來美國言論自由及社交媒體生態的變遷密切相關,尤其是社交媒體如何成爲選舉動員及影響選民的重要平臺。
首先,川普的推特帳號被封禁與恢復事件成爲社羣媒體政策變遷的關鍵。2021年1月,川普的帳號因國會騷亂事件後的言論被推特封禁,原因在於這些言論被認爲可能煽動暴力。此舉代表了當時主流社羣平臺對「煽動性」及「不實」內容的嚴格審查。直到2022年10月,推特的新任持有者伊隆•馬斯克以440億美元收購推特後,才重啓川普的帳號。馬斯克此舉意圖實現他所倡導的「言論自由」改革,並進一步裁減推特員工及調整內容審覈政策,試圖創造一個更開放的交流平臺。
馬斯克的改革也引發了廣泛爭議。推特的內容審查改變一度使部分廣告商質疑平臺的品牌安全,擔心缺乏審查的環境可能帶來負面影響。然而,川普的帳號恢復後,曾被視爲具爭議的言論再度出現在推特平臺,支持者也在這一自由環境中更加自如地表達和交流觀點,使原本在主流媒體受限的保守派聲音得以放大,這對川普支持者的凝聚發揮了重要作用。
川普的移民議題是這種開放媒體環境中的一個顯著例子。川普曾指責部分移民涉及「吃貓狗」行爲,並在推特上流傳相關影片,儘管這些資訊並未經過主流媒體如CNN、BBC或《紐約時報》的確認。然而,由於推特的放寬審查政策,這類影片得以廣泛流傳,使部分選民對移民問題產生非主流的看法。這些資訊是否真實值得探討,但不可否認的是,這種傳播模式強化了支持者的既有觀點,讓未經證實的資訊仍然能夠影響選民的觀感。
此外,馬斯克近期在賓夕法尼亞州等搖擺州推出的高額獎金活動也引發關注。透過「美國政治行動委員會」,馬斯克在這些地區向簽署支持言論自由及持槍權請願書的選民每日抽獎送出100萬美元。這樣的事件引發了對於選舉活動中金錢影響力的討論,特別是在搖擺州,這類高額獎金活動是否違反公平競爭原則值得深思。
回顧這次選舉中的言論自由議題,不禁讓人思考,這樣的媒體生態變遷是否也會對臺灣的選舉策略帶來啓示。臺灣的選舉環境日益兩極化,社羣媒體的自由開放是否可能成爲選民交流和選戰操作的新平臺?如何在言論自由和資訊審查之間找到平衡,讓選民能在多元觀點中作出更明智的判斷,或許是未來選舉必須面對的課題。
這次選舉讓我們看到,言論自由及在社羣媒體上自由流通的資訊如何強化了特定選民羣體的支持,並鞏固了川普的選票。同時,也向我們展示如何在言論自由與選民意見之間發揮深層的影響力。或許臺灣應該思考如何善用選民信念的塑造來影響政治情勢,借鏡美國的經驗,未來在選舉策略和選戰操作上或許能夠取得更佳的成果,爲民主選舉開創新的可能。
(作者爲英國臺灣商會秘書長、英國倫敦大學社會心理學博士候選人)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