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高安國案的寒蟬效應(遊智彬)
前陸軍六軍團中將副司令高安國及其妻,在國防部軍事安全總隊及調查局共同偵辦下,以涉嫌違反《國家安全法》爲由,移送高檢署,遭到羈押禁見。(資料照)
高安國案讓人聯想到向心夫婦案。國安機構指控當事人涉嫌危害國家安全,2019年旅臺期間卷「王立強事件」遭疑共諜,限制出境近4年約1432天,直到去年無罪確定後解除境管。如果這類案件只是政治操作的產物,國家權力的介入不僅削弱言論自由,引發寒蟬效應,讓人民進行自我戒嚴,最終削弱社會多元性的核心價值。
民進黨先驅鄭南榕爲捍衛言論自由,選擇以犧牲生命抗爭國民黨政權,他的犧牲成爲臺灣民主進程的里程碑。他的理念非常明確:每個人都有權利表達自己的觀點,即使這些言論不被主流接受。然而,當一個人因爲「反獨促統」而被逮捕,民進黨是否背離了鄭南榕主張言論自由的初衷?
言論自由是民主社會的基石,高安國因「反獨促統」活動而被逮捕,引發了臺灣社會對言論自由和法律界限的廣泛恐慌。這一事件不僅挑戰司法體系權威性,也成爲檢驗執政的民進黨價值觀的一場試煉。鄭南榕當年爲言論自由的奮鬥,是否依然指引民進黨今日的施政方向?
高安國案是否建立在充分的法律程序之上,還是出於政治考量的過度反應?這是民進黨、賴清德需要向社會清楚交代的問題。如果這類行爲被認爲是打壓異己,民進黨將重演搶了菜攤丟了政權的民意反噬。(作者爲臺灣新社發起人)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