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極端氣候下農漁業的應對之道(李武忠)

受到極端氣候影響,大陸多地雨量頻創紀錄,有33個國家氣象站日降水量突破歷史極值,洪澇災害嚴重。圖爲河南省衛輝市村民積極救災。(新華社)

極端氣候(包括洪水、乾旱、冰雹和極端溫度),已成爲人類面臨最嚴峻的挑戰之一。近來全球各地頻頻出現極端天氣如德國、西歐、中國、印度、土耳其、英國和瑞士等相繼出現狂風暴雨,美國加州則出現攝氏54.4度 高溫(用電量大增),許多區域甚至出現極端事件併發慘況,不僅造成人命嚴重傷亡,也影響糧食生產及品質(溫度升高會導致食物腐敗和污染)。尤其COVID-19疫情讓問題更加雪上加霜。

聯合國報告也指出,氣候變遷和極端氣候事件是導致最近飢餓人數增加的三大主因之一,未來整個人類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很可能發生根本性變化。農漁業由於高度依賴氣候,致使極端氣候對糧食和農業系統構成重大風險(如產生新的害蟲、病原體,每增加攝氏1度,昆蟲造成作物損失就會增加10%到25%),以目前狀況人類將愈來愈難生產足夠全球所需的糧食,加以投機炒作,助長糧價升高,糧食進口成本增加(預估2021年全球糧食進口成本將上升12%),讓許多國家苦不堪言,恐導致更多的社會、政治動盪及氣候難民(Climate refugees)。如何提高全球農業系統對氣候變遷的適應力及復原力,將決定未來全球糧食危機是否再臨。

極端氣候正在改變農漁業傳統活動,海洋生態系統及海洋生物的棲息地亦在惡化,一些海洋疾病的爆發也與氣候變化有關,影響深遠。由於全球農業多屬小規模生產者爲主(佔總量的80%以上),許多地區的農漁民應變的能力明顯不足,生計受到嚴重衝擊。要想擺脫看天吃飯,穩定糧食供應的關鍵在於強化農漁業的復原力(Resilience),簡言之,即農業系統應對氣候挑戰的能力包括:承受衝擊的能力、適應不斷變化風險環境的能力,以及在當前系統不再可持續的情況下進行轉型的能力。具體作法如:採取氣候智慧型農業方法(CSA);研發適應力強的新作物品種;建立準確的農業災害監測暨預警系統;推動水循環利用;確立產品的可追溯性;善用農業資訊共享平臺;增強復原力的基礎建設;搭建安全網(更好的作物氣候保險制度、農民的醫療保健服務,以及快速有效的救災復耕計劃);實施綜合蟲害管理(IPM)等等。值得一提的是實施CSA方法,具可持續提高農業生產力並改善收入、增強對氣候變遷影響的抵禦能力並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等優點,然而想要落實則需要政策、跨部門整合及新技術的導入。

臺灣剛結束半世紀以來最嚴重的乾旱,許多農地被迫休耕減產,吃足苦頭。近來更是遇豪大雨即成災,農損達上億,成爲許多地區民衆揮之不去的夢魘。而政府編列數千億前瞻基礎建設計劃預算中,「水環境建設」即編列高達2508億元,承諾臺灣可不缺水、不淹水、喝好水、親近水,如今基礎建設滯後,綠美化的形象工程卻大躍進,根本禁不起極端氣候的考驗,執行成果備受外界質疑。爲了民衆的生命安全及國家的永續發展,身爲民意代表不能只顧着護航,監審機關更應主動查處,不能任官員爭功諉過,畢竟沒有萬年的執政黨!

在極端氣候已成常態的情況下,農漁業需要更大的復原力來應對源自經濟、環境、社會和政治的衝擊和挑戰,至於復原力則需透過適當的適應性治理( AG)來實現。爲此政府應將適應氣候變遷納入國家糧食和農業政策,儘速制定適應氣候變遷的農漁業政策、法規、經費及時程,認真務實來推動,畢竟沒有復原力,農漁業就無法永續發展。

臺灣穀物多數需仰賴進口,易受疫情、氣候等影響,爲了顧好臺灣人的肚子,官員不能老想靠花錢,擺平農業災害及產銷失衡帶來的民怨,應加強糧食供應鏈對極端氣候的應對機制及建立農業的復原力,將農場視爲生態系統進行管理,幫助農民在自己的土地上採用可持續的耕作做法,纔是應對極端氣候的良方。

(作者爲農漁經學者)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