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紙媒還有明天嗎?(衣冠城)

臺灣蘋果日報近日宣佈本月18日紙本將停刊。(林良齊攝)

隨着科技發展媒體經營生態的改變,《臺灣蘋果日報》紙本報紙停刊了。創辦人黎智英當年從香港引進英美小報「腥羶色」風格,配上大量全綵圖片,一時間改變臺灣媒體風格,獨領風騷,今日結束紙本發行,除令人唏噓外,不少人也看壞紙媒文字媒體的未來。

文字媒體還有沒有明天?不好回答。最近有一種產品起死回生重回市場的例子倒是值得參考,那就是黑膠唱片的復興。根據美國媒體CNN報導,美國唱片業協會(RIAA)公佈,2020年上半年美國黑膠唱片的銷售額爲2.3億美元,高於CD的1.2億美元,爲1980年代CD唱片問世以來首見。在亞洲地區也出現黑膠復興的現象,去年11月,臺灣歌手周杰倫將他出道至今的14張專輯製作成28張黑膠唱片套裝,以紀念出道二十週年。唱片一經發行就引發搶購熱潮。黑膠復興現象跌破許多專家眼鏡,但是大勢越來越明顯。

黑膠復興原因很多,除音樂欣賞的好惡角度外,基本上有兩點,一個是實體感,一個是操縱感。先說實體感,1980年代雷射唱片問世,小小的一片光碟聲音清晰、不佔空間、容易保存、滿滿七十幾分鍾(光碟容量當初的設計就是要把一整首貝多芬第九交響曲收入進去)不用動不動起身換面等等諸多優點,立刻將黑膠唱片打趴在地。音樂錄製與播放進入數位時代,隨着檔案處理技術與網路的發展更進入數位匯流時代,徹底虛擬化雲端化。

當音樂像自來水一樣扭開水龍頭就源源不斷的流泄出來,許多人開始思考聽音樂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我們是在欣賞音樂,聆聽作曲家演奏者心靈告白,還只是背景音樂的白噪音?聽音樂該不該有一點儀式感,有一點參與感。沉甸甸的唱片、美麗大氣的唱片封套(還可以請音樂家或明星簽名)還有看着都感到療愈的唱片轉動,實體不但不會消失還充滿魅力。就像即使家中有六、七十吋的大熒幕電視,你可能還是會樂意電影院聞着爆米花香味與一羣人同喜共悲。

黑膠勝出的第二個原因是操縱感,對於音響玩家來說,黑膠唱片有無限的可能,唱片的壓制、保存、清潔以及唱盤部件的細微調整都有可能創造出不同的聲音,不斷地提供新的樂趣。這種樂趣絕非千篇一律,缺乏個性,無法操控的CD唱片所能比擬。

蘋果日報的失敗除去商業與政治的因素,從媒介的角度看,就是他們是文字媒體卻不相信文字,以爲人們不再閱讀,圖片甚至影音纔是主流,這時他們的競爭者就不是其他報業同行而是電視媒體。廣播沒有被電視取代,因爲它們爭取的是閱聽人的耳朵,不是眼睛。蘋果日報想脫實入虛又面對各種免費的網路媒體與內容農場的競爭,網路使用者長久習慣免費的使用,不習慣付費卻不見實體的空洞感。他們也不是像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這種所謂的「質報」提供高水平的新聞與評論可以吸引全球高端消費者與高社經地位的付費讀者

文字還是人類最精細、高妙的傳播媒介,閱讀也是最自由自主、最有思考與想像空間的吸收方式。實體的閱讀好處是有較大的操控性,可以自行決定閱讀的速度、方便標記查找等等。紙媒的確面對商業成本與讀者閱讀習慣改變的問題,必須做出相應的調整。但是隻要文字不死,提升閱讀體驗,虛實互補,紙媒仍有明天。

(作者爲大學退休教授)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