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流退潮中?文化部長李遠推破浪計畫「臺流要起來了」
文化部長李遠秀出南韓前文化部長李滄東在他筆記本上的簽名,兩人都身兼作家與電影編劇。李滄東在文化部長任內做了許多文化紮根工作,奠定韓流起飛的基礎。李遠決定用這本筆記作爲自己擔任文化部長的筆記,時時惕勵自己。記者陳宛茜/攝影
文化部長李遠秀出南韓前文化部長李滄東在筆記本上的簽名,兩人都身兼作家與電影編劇。2003年,李滄東成爲南韓第一個當上文化觀光部長的電影人,雖只任職十六個月,李滄東帶領文化部製作「創意韓國」和「藝術之力」報告,其所帶動的文化政策改革,被公認是奠定韓流吹向世界的基礎。李遠在二○一一年的金馬獎遇到李滄東,「我想告訴他,我也當上了文化部長。」李遠認爲,如今也是臺流起飛的關鍵時刻,他決定把這本有李滄東簽名的筆記本,當成他上任文化部長後的筆記本,時時惕勵自己。
上任滿月,李遠今天舉行媒體茶敘,暢談從作家變身文化部長的心路歷程,「我把每一天都當作第一天,也把每天當作最後一天。」身爲臺灣電影新浪潮推手之一的他,觀察到今年暑假將有八部國片上演,包括楊雅喆的「破浪男女」、徐漢強的「鬼才之道」、符昌鋒的「我父英風」、曾寶儀監製、集結十位年輕導演的的「愛情城事」,橫跨愛情、鬼片、喜劇、紀錄片等,再加上之後陳玉勳、鍾孟宏導演的作品也要上映,「所有臺灣中生代導演的最好作品,都在今年開始陸續完成」,他認爲這是一個訊號:「象徵國片要起飛了」。他決定先在暑假推「乘風破浪計劃」,用文化幣等協助「破浪男女」這八部國片。
2000年,李遠擔任臺視節目部經理。他拍了「逆女」、「流氓教授」等叫好叫座的戲劇,但還是被老闆嫌貴,要他到南韓買剛起飛的韓片。當時臺灣拍一集電視劇80萬,買韓片只要20萬。李遠買了「玻璃鞋」、「商道」等,幫電視臺賺了好幾千萬,卻非常不服氣,「1980年代我做電影的時候,國片走上國際,韓國人是來跟我們取經的。」
多年後回看電視臺「買韓劇」的選擇,李遠覺得「從此臺灣的電視電影就被耽誤了20年左右。」他打開電視一看,8點全部在播韓劇,韓劇從20萬、30萬越來越高,「臺灣整個被侵略了。」這幾年也有南韓文化人告訴他,「真正幫助韓流的是臺灣,非常感謝臺灣」,因爲韓流起飛前後,「臺灣電視臺全部買韓劇」。
2008年魏德聖的「海角七號」賣了七億之後,國片曾有三、四年的榮景,但又掉到谷底。李遠分析,那時臺灣政黨輪替政治版圖鬆動,臺灣民衆「想要選擇自己想看的電影」,給了國片復興的契機,但整體電影投資環境並不穩定。直到五年前,文策院成立,政府投資(國發基金)、政府補助(黑潮、輔導金)和民間資金一一到位,臺灣影視產業的投資環境逐漸成熟,中生代導演才能拿到足夠的資金安心孵成熟的作品。
去年李滄東被金馬獎邀請來臺灣,曾表示韓國商業模式已經到了巔峰,認爲韓流正在衰退中。「我覺得應該輪到我們臺流。」李遠回憶,2011年他和李滄東一起當評審時,李滄東認爲臺灣可以拍「賽德克巴萊」,「韓國做不到」,臺灣電影拍歷史、社會都比南韓厲害。韓國電影商業化之後,李滄東反而看到臺灣電影的機會。李遠上任文化部長後,也看到了臺流起飛的機會。
「韓流在退潮的同時,臺流就要起來了。」李遠認爲,被耽誤了20年的臺灣影視產業,包括電影、戲劇、影集等,都在這幾年開始復甦,他認爲是民間力量和政府挹注都日間成熟穩固的緣故。看到臺流起飛的契機,他決定先在暑假推「乘風破浪計劃」,用文化幣等協助「破浪男女」這八部國片。
國發基金文創投資100億元額度,即將於今年用罄,文化部正向國發基金爭取匡列第二個100億元。李遠表示,他上任後親自拜會國發會主委,目前已針對國發基金達成共識,未來專案及投資金額超過一定數額案件申請投資,經文策院投資審議會通過後,需再經過文化部投資管理會審議。但也因此將可爭取到更大筆資金投資拍電影戲劇等,政府民間一起打造臺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