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生物第一股成功上市,從科研走向產業還有多遠?

10月31日,“合成生物醫學第一股”華昊中天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上市,發行價爲每股16港元,全球發售淨籌約1.96億港元。當日,華昊中天開盤價爲21.5港元,較發行價漲34.38%。截至收盤,華昊中天股價爲20.80港元,漲幅達30%,總市值達75.83億港元。

華昊中天是一家合成生物學技術驅動的生物醫藥公司,目前已有產品上市。優替德隆注射液爲華昊中天的1類新藥,2021年獲得國家藥監局批准上市,用於治療復發或轉移性晚期乳腺癌,2023年3月已經被納入2022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

不過,華昊中天目前尚未擺脫虧損。招股書顯示,華昊中天2022年、2023年營收爲3282萬元、6664萬元;期內虧損分別爲1.61億元、1.9億元。2024年前5個月營收爲2856萬元,上年同期營收爲2705萬元;期內虧損爲5745萬元,上年同期的期內虧損爲8343萬元。

今年以來,合成生物賽道大火。資本市場上,今年四五月合成生物概念爆發,多個概念股股價頻頻漲停。

股價異常波動後,多家合成生物概念股公司曾發佈公告提示風險。富士萊表示,公司生物酶催化法生產的R-硫辛酸已經實現量產,但尚處於市場推廣階段,能否完全取代原有工藝取決於市場需求、客戶接受程度等多方面因素。蔚藍生物澄清,公司在合成生物領域僅設立了1 合成生物技術創新實驗室,但目前仍處於前期菌種實驗室研發階段,距離規模化放大還有較大差距,並不具備產業化條件。

儘管如此,也抵擋不住資本市場的熱情。據麥肯錫測算,合成生物學未來會對材料、化學品與能源,人類健康與性能,農業、水產養殖和食品,消費品與服務四大領域產生2萬億美元至4萬億美元的經濟影響。2030年至2040年,合成生物每年可產生1.8萬億美元至3.6萬億美元的直接經濟影響。

在7月16日的博鰲亞洲論壇全球健康論壇第三屆大會“合成生物賽道的未來”分論壇上,清華大學化學工程系教授李春提到,合成生物賽道過去五年經歷了顯著的增長,預計其市場規模到2028年將達到500億美元,合成生物學也將成爲引領健康產業和生物科技發展的重要驅動力之一。從科學上講,以生物元件、線路模塊和底盤細胞的標準化研究和組裝爲特點的合成生物學研究,在全球加速演進,已使得“生物造萬物”成爲必然。

何爲合成生物?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學校長譚天偉在大會上解釋稱,“生物製造(合成生物)的特點一是原料可持續,二是環境友好或者低碳,合成生物都是常溫常壓,不需要高溫高壓體系,能耗消耗比較少;三是高效。”

譚天偉認爲合成生物近幾年得到重視既是因爲有重大需求,也是因爲技術突破。中國科學院院士鄧子新也表示,在大健康領域,一方面單靠從自然界篩選微生物發現新藥已經受到很大侷限,另一方面化學藥物合成過程中會產生環境問題。

鄧子新舉例稱,在生產過程方面,化學藥物傳統的量產體系生態環境問題由來已久。很多抗生素髮酵過程中產生臭氣、生產工藝複雜、排放和污染超標,還有倒灌、毒副作用、浪費資源、化學殘留污染等問題;在原材料獲取方面也遇到了瓶頸,像青蒿素、紫杉醇等只能從珍稀植物中提取微量元素,提取純化工藝複雜,污染嚴重等等。

而合成生物在大健康領域應用場景中有其可以發力之處。鄧子新提到,代謝工程可以通過基因增減引起藥物構效變化;通過組合生物合成,能使新藥設計如擺拼圖,候選化合物批量產生;同類藥物共性平行途徑基因重組,可基於老藥產生優良新品等。

北京化工大學教授盧雲峰具體針對合成生物在大分子藥物領域的應用方向進行闡釋,他提到,“隨着人口結構的老化,全球差不多有超過10億人受到中樞神經系統的影響,中樞神經系統疾病負擔佔所有疾病負擔的三分之一,但是受制於血腦屏障,98%小分子藥物和100%大分子藥物無法進入大腦。如何利用合成生物,不僅能夠將靶點藥物合成出來,還可以使之能夠高效地透過血腦屏障,將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向。”

而華東師範大學教授葉海峰表示他們一直推動設計出智能化、可控的活體藥物。“基於合成生物學的理念,不管是基因療法活體藥物,還是細胞療法活體藥物,針對重大代謝病如糖尿病、苯丙酮尿症、高尿酸血癥都可以發揮非常非常大的作用。”

但是合成生物如何從研發成果轉化落地爲實實在在的產業,面臨不小的挑戰。李春表示,合成生物如今面臨三大挑戰,一是獲取方式上能否更加高效和綠色;二是合成生物涉及倫理和法律法規等方面的問題;三是成本和價格能否讓公衆接受。

目前,在合成生物賽道已經有公司成功將產品商業化,比如藍晶微生物2023年發佈了一款海洋降解生物聚合物——藍晶™ PHA(聚羥基脂肪酸酯,一款生物合成的碳中和生物降解材料),該產品在規模化之初遇到了不小的問題。

據其創始人之一張浩千在接受極客公園訪談時的描述,當他們第一次嘗試大規模投產的時候,生產過程中產生了上萬立方米的污水。但在實驗室研發階段,污水處理量很小,處理的難度和花銷並不大,但一旦規模化量產,就面臨極大的挑戰。

另一位創始人李騰則表示,“作爲生物發酵合成的材料,PHA中就一定含有細胞碎片,一旦進行熱加工,這些細胞碎片就會發黃、產生氣味——這是客戶絕不能接受的。而要把細胞碎片處理掉,那成本就一定是失控的,至少在當時短期內無解。”

如何實現規模化量產的同時控制成本,這不是藍晶微生物一家企業面臨的問題,而是合成生物賽道不少公司的共性問題。

除此之外,合成生物還面臨監管難題。 清華大學自動化系教授謝震在大會上談到自己在做科研產品轉化時的感受,“科學監管在合成生物的產業發展方面起到了起到主導性的作用,尤其是合成生物學領域,微生物發酵的產品要作爲健康類的產品需要被批准。”他也透露,這個月在國家衛健委牽頭下,新成立了“三新食品”監管委員會,評審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新品種和食品相關產品新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