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面琵鷺全球普查 全臺族羣總數逾3千隻再刷新高
黑面琵鷺全球普查,全臺族羣總數逾3千隻再刷新高。(報系資料照)
「2021黑面琵鷺全球同步普查」結果正式發佈,全球黑面琵鷺數量成長來到5,222只,正式突破5千隻整數大關。其中作爲黑面琵鷺最主要度冬地的臺灣,今年共記錄到3,132只,佔度冬族羣60%,仍舊是黑面琵鷺最重要的冬棲地,相較於去年又成長了347只,並首次突破3千隻,再度刷新歷史紀錄。
「2021黑面琵鷺全球同步普查」在1月16日至17日期間進行,透過中華鳥會與全臺(含金門、馬祖)鳥會建立一致調查方法,配合全球同步進行,今年進行全國51個樣區調查,動員鳥友超過百人,由中華野鳥學會統整臺灣普查資料,送交香港觀鳥會彙整併入國際資料,作爲全球黑面琵鷺保育行動成效的重要依據。全球度冬族羣共調查到5,222只,其中臺灣總共記錄到3,132只,全世界黑面琵鷺最大的度冬族羣。黑面琵鷺今年度冬主要在臺南、嘉義、高雄及雲林,其中臺南的數量有2,114只(67.5%),主要在七股、四草地區;高雄市有408只(16.7%),主要在茄萣、永安溼地及高屏溪口;嘉義有321只(10.2%),主要在布袋和鰲鼓溼地;雲林的數量有218只(7.0%),主要在成龍、口湖溼地以及濁水溪口南岸。金門與宜蘭維持穩定的小族羣,其中金門有31只主要在慈湖溼地,宜蘭有22只則主要在下埔溼地。
林務局指出,今年臺灣總體的度冬黑面琵鷺數量相較去年增加347只,其中數量明顯增加的區域爲臺南和高雄及雲林,相較去年分別增加275只、167只及116只,但嘉義的數量則減少了229只。整體而言,臺灣西南沿海的黑面琵鷺數量仍在成長,且長時間尺度來看,度冬範圍持續在擴大中,其中近年來雲林因爲成龍溼地覆育有成,黑面琵鷺度冬數量持續成長,成爲排名第四的重要縣市。
總體而言,臺灣沿海溼地提供黑面琵鷺充足食物,經過良好覓食、補充能量後,得以在3-4月份逐漸北返,繁衍後代。林務局呼籲,每年冬季或多或少都有黑面琵鷺疑似遭遇肉毒桿菌中毒的案例而傷亡,若民衆在戶外有發現虛弱或行爲異常的鳥類時,可直接通報在地縣市主管機關進行處理。希望這些美麗的「黑麪舞者」,年年造訪臺灣溼地,春天時健康北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