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大風暴掃向歐洲大國 陸資奔逃 數千高級住宅恐放着爛
英國房市具不確定性,數千住宅可能成爛尾樓。(shutterstock)
北京年初實施的「三條紅線」政策,主要旨在限制房地產企業融資規則,降低大陸房地產商的負債和財務槓桿,多數上市房企都至少觸及一條紅線,近期深陷違約危機的恆大更是三條全踩;大陸許多開發商過去大舉投資英國倫敦,然受限於「三條紅線」,可能讓這股風潮戛然而止,導致大陸投資的倫敦數千套高級住宅工程停擺,成爲爛尾樓。
大陸爲降低大陸房地產商的負債和財務槓桿,年初實施「三條紅線」政策,限制房地產企業的融資規則,分別爲剔除預收款項後的資產負債率不能高於70%;淨負債率不能高於100%;現金短債比小於1。
若踩了其中一條,年負債增速不能超過10%,兩條則不得超過5%,三條全踩者,不得增加有息債務;其中三條全踩的房地產企業僅3家,其中包含恆大。
《金融時報》報導,房地產研究機構Real Capital Analytics數據顯示,2013至2018年之間,大陸、香港許多開發商流入倫敦高達35億英鎊的資金,直逼2017年倫敦土地跨境投資的總金流。
然而,在過去3年中,投資金額急速萎縮,僅剩該水位約十分之一,即便如此,倫敦迄今仍有數以千計的房地產資金源於大陸,且大多工程只到一半、未開售。
一家總部位於廣東的房地產開發商碧桂園,2018年投入8000萬英鎊的價格,購買倫敦波普勒(Poplar)一片土地,並計劃斥資4億英鎊建設近800套住宅,但迄今仍未動工;廣州主要地產開發商富力地產的子公司R&F Properties和香港中渝置地,2017年也以5億英鎊購買倫敦九榆樹區的一片土地,迄今也仍未完工。
事實上,倫敦的公寓房價從2014年以來不斷下探,主要原因是英國對外國買家課徵新稅、三場普選和脫歐所帶來的不確定性,動搖投資人情緒,據仲介業者透露,雖然過去一年稍有上漲,但倫敦市中心高級住宅的價格仍比2014年還要低22%。
綜合上述因素,開發商對英國房地產投資的樂觀前景有所動搖;總部位於上海的綠地控股,2014年斥資8400億購買英國金絲雀碼頭(Canary Wharf)的土地,但最終在2018年停止開發。有鑑於此,大陸對英國倫敦房地產的投資急速萎縮,首要之急已經不是大陸資金是否還會流入英國,而是他們是否會撤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