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蒙這趟“順風車”,龍芯坐得穩嗎?
「鴻蒙」初開,龍芯騰飛?!
前不久,在龍芯中科"2024年度第三季度業績說明會"上,董事長鬍偉武在公開演講中表示"龍芯完成開源鴻蒙標準系統的LA版本研發"。消息一出,市場譁然,國產操作系統與國產CPU的適配,似乎即將爲國產信息產業開啓一個全新的局面。
然而,若是熟悉CPU產業,對此或多或少也會有些憂慮。問題並不在於鴻蒙操作系統本身,與其蓬勃發展的勢頭相比,而是另一側的龍芯CPU就顯得沒有那麼可觀。
根據財報數據,龍芯中科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08億元,同比下降21.9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3.43億元。如果只看單季度營收數據,在Q3,公司營收爲0.88億元,同比增長2.05%;歸母淨利潤爲-1.05億元,虧損規模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環比今年第二季度減虧近0.6億元。
作爲曾經的"國產CPU第一股",龍芯中科的前路或許並沒有鴻蒙操作系統那麼清晰。而鴻蒙的這趟"順風車",龍芯也並不好坐。
龍芯之痛,連"喝湯"機會都沒了?
關於今年前三季度的業績變化,龍芯中科把一部分原因歸結爲大環境不好,即"受宏觀經濟環境、電子政務市場和公司傳統優勢工控領域部分重要客戶尚未恢復正常採購的影響"。
事實上,真的是大環境不好嗎?
以另一家國產CPU代表——海光信息來看,在2024年前三季度,海光信息營業總收入61.37億元,同比上升55.64%,歸母淨利潤15.26億元,同比上升69.22%。繼續再看單季度數據,在Q3,公司營業總收入23.74億元,同比上升78.33%,第三季度歸母淨利潤6.72億元,同比上升199.9%。
對比之下,二者差距非常明顯。由此來看,或許並非龍芯中科所說的大環境不好。那麼,爲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有CPU領域的從業者告訴「智能相對論」,在這個市場,客戶的替換成本相當高,一旦選擇了哪家的CPU,就基本上不會改變了。因此,在這樣的模式下,就會出現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馬太效應"。簡單來說,第一名吃肉,第二名喝湯,第三名啃骨頭,後面的就很難再有充分的市場資源了。
回看這幾年龍芯中科的財報,頹勢似乎難以挽回。一方面,公司的銷售收入、毛利淨利都在下降,另一方面營業成本、管理費用、銷售費用等負擔卻在大幅增長,不斷地拉扯着龍芯的市場影響力。
如果繼續這樣下去,哪怕是藉助鴻蒙系統的聲望再蹭上一波流量,拉動一下資本市場的表現,但龍芯中科的營收下滑趨勢還是難解,那麼在CPU市場或許連喝湯的機會都沒了。
從實驗室到市場的距離,斷送了龍芯的未來?
龍芯至此,令人唏噓。
龍芯誕生之處,就立志要做中國人自己的CPU,並隨即走上了一條國產CPU最難走的路徑,指令集系統和IP內核全部自研。如果這條道路走通,那麼國產CPU就能一步實現技術上的自主可控,但是也意味着未來技術相關的所有生態體系都得自己拉起來。
爲了通往國產CPU的"烏托邦",龍芯中科甚至在用人標準上都打出了"又紅又專,紅重於專"的口號。
事實上,龍芯中科的這些措施都引起了相當大的輿論影響力,國家也曾多次予以扶持。
一方面是真金白銀的補助。2018年,政府補助金額曾一度佔龍芯中科當期利潤總額的85.83%。而後三年內,相關的補助繼續追加,金額爲1.76億元。
另一方面是市場資源的傾斜。在2019年,龍芯中科的黨政市場佔有率高達70%,極大地刺激了龍芯中科的業績增長。
然而,龍芯中科卻未能把握這個勢頭,完成公司從實驗室到市場的轉型,真正地走出來。反而讓這一切都成了龍芯曾經的輝煌過往。
究其原因則在於,龍芯中科押注的MIPS整體生態和性能都處於劣勢,商用前景一般。隨着鯤鵬進入市場以及飛騰逐步成熟,ARM體系的生態和性能優勢加速突顯,讓龍芯中科受到了較大的衝擊。
當然,最關鍵的還是龍芯中科始終沒有能力把龍芯的生態拉起來。目前龍芯處理器軟件生態完備程度和整體成熟度偏低,應用軟件的總體數目與成熟生態差別顯著,目前在Wintel體系和AA體系中的大量應用軟件尚不能在龍芯平臺上運行——這一致命的生態缺陷,讓龍芯市場上失去了很多機會。
不僅如此,龍芯的產品佈局也令人詫異。其核心產品包括龍芯1號、龍芯2號、龍芯3號三大系列處理器芯片及橋片等配套芯片。但同時,龍芯中科因爲資金受限,並不具備參與芯片製造領域的能力。除此之外,龍芯的產品線還繼續延伸到了軟件層面,跟芯片配套開發了基礎版操作系統及瀏覽器、Java虛擬機、基礎庫等基礎軟件。
這是什麼概念?如果對標國外廠商,環顧市場,龍芯中科需要應對的競爭者就有英特爾、AMD、高通、ARM、英偉達、微軟、谷歌等等。
理想很豐滿,實力卻跟不上,基本盤還攤得大,最終龍芯中科只能深受其累。
或許,龍芯中科想要承擔起"國之重器"的身份,卻困在了其作爲一家企業的市場定位上。如果無法成爲一家出色的企業,那麼龍芯中科很難完成此前所說的一切理想。
鴻蒙這趟"順風車",龍芯能坐穩嗎?
現如今,「鴻蒙」聲勢浩大,龍芯似乎有意想要藉助鴻蒙系統的發展勢頭來再度實現市場增長。但是,對於這趟"順風車",龍芯真要坐得穩,還真不簡單。
先說"順"不順的問題。從技術的角度來看,答案是不"順"的。
國產CPU+操作系統看似天然組合,但實際上龍芯使用的LoongArch架構與鴻蒙原生支持的ARM架構不同,需要進行代碼的修改和優化,整體適配起來需要開發人員對兩種架構都有深入的瞭解,才能彌補架構與指令集的差異。
在這基礎上,爲了實現CPU+操作系統的優質體驗,那麼開發人員還需要進一步做很多事情,比如龍芯的驅動程序就需要針對鴻蒙系統進行開發和優化;在適配過程,龍芯需要進行性能再優化,來保障系統的響應速度和資源利用率;或是與鴻蒙的研發人員進行協作,來解決軟硬件之間的協同問題。
再說鴻蒙這股"風",對龍芯對業務增長又將帶來多大的幫助?
衆所周知,當前x86架構處理器和Windows操作系統佔據着絕對主導地位,用戶對此已形成了深深的依賴和習慣。也就是說,儘管鴻蒙系統的風很大,但是路還沒有完全走出來,要讓國內市場轉而接受全新的本土化解決方案,還需要付出難以想象的努力,包括提供專業的技術指導、制定詳細的市場推廣策略等等,而這就需要鴻蒙與龍芯雙方共同推進。
當然,根據TechInsights公佈的數據,鴻蒙系統的國內市場份額已經增至15%,已經成爲僅次於安卓的第二大操作系統。由此可見,鴻蒙具備強大的增長潛力,但這份榮耀終究屬於鴻蒙的,龍芯想要乘風而起,還得做更多的協同工作。
最後來看鴻蒙與龍芯共同打造的這輛"車",是否具備可觀的生態前景和價值?
此前,在2024 龍芯工業生態大會上,龍芯中科攜手誠邁科技發佈了一套基於龍架構的開源鴻蒙方案——基於龍芯2K1500核心板的鴻誠志遠龍系列開發板,以OpenHarmony 4.1 Release爲底座,搭載HongZOS,具備自主可控、高性能、低功耗、高集成度等特性,可用於工業、物聯網、邊緣計算等重點領域。
此時此刻正處在智能化時代的開端,千行百業的升級往往需要強大的算力支持和底層重構,而國產cpu+國產操作系統的強強聯合將有利於推動國產產業以更強大的技術基礎實現革命性變革。比如,龍芯具備先進製程與節能技術,搭配鴻蒙智能電源管理,便能實現高性能與低能耗兼顧的特性。
那麼,對於龍芯而言,也就意味只要能堅持自研,並能與鴻蒙共同把協同自研做好,未來自然會有路。
但前提是龍芯能在市場上活得下去、活得好。
目前,龍芯中科的主要業務放在了工控類和信息化類芯片上,這些都是利潤率較低的領域。對於研發成本極高,特別需要生態體系支持的CPU產業而言,很難在未來的時間內打開新局面。
如果龍芯想要"騰飛",一方面需要想辦法進入手機芯片、PC芯片以及服務器芯片等一類利潤率較高的細分領域,另一方面則是適配其他的生態,借力生存。
由此來看,龍芯搭上鴻蒙系統這一趟"順風車",也算是做了一個較爲明智的決定。
只是未來能否崛起,就得看龍芯是否能真正地放手去做市場,而不是繼續講故事、擴大盤子,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