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勇專欄》美國挺臺力不從心
解放軍在臺海周遭活動,國防部18日公佈國軍監控畫面。圖爲共軍荊州艦。(國防部提供)
川普再度上臺後,臺海局勢變得極其微妙。川普本人一如既往對協防颱灣興致缺缺,美國國內「棄臺論」風生水起。儘管鷹派主導的美國國務院仍然不斷釋放挺臺信號,但從中美軍力對比來看,美國挺臺已經力不從心。在此背景下,賴政府不考慮兩邊下注,卻與美國深度綁定,甚至拋出刺激對岸的「賴17條」,實在引人憂心。
相較任內三番五次承諾「保臺」的拜登,川普始終拒絕作出任何保證。在川普看來,臺灣離美國實在太遠,出兵協防得不償失。川普對民主黨人念茲在茲的美臺共同價值觀也毫無興趣,只想敲詐臺灣更多的保護費,同時掏空臺灣的半導體產業。更有甚者,川普提名的國防部副部長柯伯吉公開宣稱,臺灣並非美國「生死攸關」的利益,美國明確承諾保臺不僅缺乏性價比,而且可能激化與中國大陸的矛盾,使美國面臨風險。無獨有偶,有美國智庫人士在《外交事務》撰文,主張爲了防止中國在亞洲「稱霸」,美國在該地區的關注重點其實應是日本、印度和菲律賓等盟伴,美國沒有必要爲了臺灣而捲入衝突。再加上川普對烏克蘭翻臉不認人,一度沉寂的「棄臺論」再次浮出水面。
令賴政府略感欣慰的是,至少盧比歐領導的國務院還是向着臺灣的。在最新版的《美臺關係事實清單》中,美國國務院刪除了「不支持臺獨」的表述。不僅如此,美國還罕見地以「明目張膽(brazen)」一詞抨擊解放軍在臺海的演習。儘管美國的軍費開支遠遠超過中國大陸,美軍的一些技術和裝備也處於領先水準,但種種跡象顯示,中美軍力對比正在發生重大變化。
首先,美國在西太平洋的軍事優勢岌岌可危。美國雖然擁有多達11個航母編隊和大量先進的第五代戰機,但由於美國是「世界警察」,能夠分配到西太平洋地區的軍力其實捉襟見肘。反觀大陸奉行防禦性國防政策,專注於自己的家門口,在經年累月的投入後,很大程度上已經抵消了美國在西太的軍事優勢。根據2024年7月底美國國防戰略委員會發布的報告,擁有370多艘艦艇的解放軍海軍已問鼎全球最大規模海軍。解放軍空軍則是西太地區最大規模空軍。該委員會副主席埃德爾曼就表示,美國儘管擁有全球最強軍力和最遠的投射能力,然而「一旦進入中國海岸線1000英里範圍,美國就會失去軍事優勢」。
其次,美國的軍工業拖了美軍的後腿。以造船業爲例,美國海軍情報局的調查顯示,中國的造船能力是美國的232倍!事實上,在上世紀70年代,美國還有13家海軍造船廠,但如今已有9家停產。剩餘的造船廠中能造航母的僅有1家,且零部件基本依賴進口。受此影響,包括「福特級」航母、哥倫比亞級核潛艇、維吉尼亞級核潛艇、星座級護衛艦等美軍大批新型艦艇都面臨延期交付的問題。甚至美國海軍造船廠的維修能力也趨於飽和,只能將艦艇送往海外維護。
再次,解放軍對美軍在某些領域已經後來居上。無論是去年11月珠海航展集中展示的新式裝備,還是去年12月公開下水的076型兩棲攻擊艦,抑或網路上橫空出世的兩款第六代戰機,都讓美國相當震撼。最近美國媒體還在炒作中國正在建造大型核動力航母,性能媲美美軍最新的「福特級」航母。雖然大陸軍方稱該報道純屬猜測,但世人心知肚明,解放軍擁有核動力航母只是時間問題。
最後,美國高層也不得不承認美中軍力已經失衡。美國現任國防部長海格賽斯去年11月上任前曾公開表示,一旦中美開戰,解放軍有能力在20分鐘內發射15枚高超音速飛彈,從而摧毀美國所有的航母。這番話當然有誇大其詞的成分,甚至有炒作「中國威脅論」和向國會爭取更多軍費的嫌疑,但也從一個側面證明兩國軍力此消彼漲是不爭的事實。
大陸對統一志在必得,美國挺臺則力不從心。賴清德理應權衡利弊,爲臺灣創造更多閃轉騰挪的空間,包括積極改善與大陸的關係,哪怕內心並不喜歡北京。然而,民進黨政府的選擇卻是繼續升高倚美抗中的調門,實在是辜負臺灣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