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服爲引 傳統文化融入青年生活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一迪 魏其濛
近日,90後青年陳翀林身披鎧甲、頭戴鳳翅盔,與三五個身着華服的年輕人漫步在“中國華服周·滬上繁花”活動的國風市集上,吸引不少路人圍觀拍照。“服裝是表面,推廣這背後的文化纔是根源。”陳翀林覺得,傳統文化帶給他的精神力量是非常震撼的,“穿上這身盔甲,我彷彿能感受到橫刀立馬的壯志豪情和精忠報國的家國情懷”。
2024年“中國華服周·滬上繁花”系列活動於4月11日至4月14日在上海舉辦。活動設置華服巡遊、國風市集、中華文化展演、華服韻典等板塊。其中,國風市集現場除了精美華服、國風文創、非遺工藝等攤位外,還設置互動體驗區,年輕人可參與棋藝、投壺、書法等互動,沉浸式體驗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
傳統文化融入日常生活
來自杭州的大四女生小王特意趕來參加這次華服愛好者的盛會。她從2018年開始對華服着迷,也因爲華服結識了很多志趣相投的朋友。“我其實算是‘披着牀單長大’的孩子,後來通過影視劇和博物館裡的古代服飾、器物等對華服越來越着迷。”小王說,剛開始她會買“復原款”華服(是指設計師們基於歷史背景,根據出土的文物、史書記載等復原出歷史所記載的華服款式——記者注),後來還會根據季節、日常出行等需求購買“改良款”華服,讓傳統文化融入自己的日常。
從起初的“嚐鮮”到讓華服成爲“便裝”,小王結緣華服的故事只是中國千千萬萬熱愛傳統文化青年的縮影。
上海越劇院90後青年演員王婉娜是越劇《紅樓夢》新一代“賈寶玉”的扮演者,她在本次華服周活動上登上舞臺,表演《紅樓夢》中最膾炙人口的選段《天上掉下個林妹妹》。
對王婉娜來說,這部首演於1958年的經典劇目有“永恆的魅力”,她身邊也有不少90後、00後越劇愛好者。“我經常演出,遇到很多年輕觀衆,大家會在網上建羣交流。有位00後的小粉絲髮消息給我,說她原來不懂戲曲,看了我的戲之後就‘入坑’了,成了越劇迷。”
青年成推廣傳統文化“主力”
4月13日晚,華服韻典在上海兒童藝術劇場舉辦,這場盛會邀請了來自全國各地熱愛傳統文化的青年朋友,以華服爲紐帶,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來自江蘇鹽城的95後演員王俊傑來自上海淮劇團,在華服週上表演了淮劇唱段《觀燈》。在劇團裡,王俊傑這個年齡段的演員有30多名,是“主力”,而淮劇在上海青少年羣體中也頗受歡迎。“我們淮劇團開設了‘市民夜校’,教比較容易入門的劍舞、水袖舞等內容,都市白領特別喜歡,有一次開放選課後8秒鐘名額就被‘搶’光了;‘淮音少兒藝術團’興趣班面向兒童開設,一些小朋友經過培訓後參加上海小白玉蘭、小梅花比賽,獲得了好成績。”
王俊傑認爲,華服周是推廣傳統戲曲很好的平臺,“華服與戲曲十分契合,都是從中華傳統文化中來的。只要我們年輕演員有傳承創新的意識,多參與這樣的活動,一定會吸引更多年輕觀衆走進淮劇劇場”。
本次華服韻典活動中,西北師範大學舞蹈學院教師張瓊帶着她的16名學生奔赴上海,爲觀衆帶來了學院自己創排的敦煌舞《初唐57窟》。她介紹說,這支舞蹈的靈感來源正是敦煌57窟中的壁畫,舞蹈動作設計、服裝、頭飾、妝容等都取材於敦煌的歷史文化,“這幅壁畫上有一尊特別漂亮的菩薩,面部表情祥和,身上戴着非常繁複的鎏金和瓔珞裝飾,我們既‘復刻’了這幅壁畫上的不少元素,又加入了新的創意,從而創作出這支舞蹈”。
張瓊告訴記者,這些年敦煌旅遊的“出圈”也帶火了敦煌舞,而今年的華服周相比過去形式更豐富,也讓敦煌舞有了新的“露面”機會。
青春傳承中華文脈
4月13日,敦煌研究院黨委委員、副院長張小剛在“青春傳承中華文脈”座談會上介紹:“近年來,我們通過舉辦內容豐富的敦煌文化學術交流和展覽活動,不斷加強學術研究水平並把學術成果轉化爲通俗易懂的敦煌文化弘揚內容,探索文化與科技的深度融合等方式,讓敦煌文化‘活了起來’。”
會上,國家圖書館古籍館古籍修復師宋晶以《永樂大典》“湖”字冊修復爲例,闡述了傳統技藝傳承中的青年力量。
在她看來,科技的發展、現代教育模式和知識儲備的侷限性等都對傳統知識體系和傳統傳承方式形成了一定的衝擊。宋晶說:“在對古籍修復技藝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繼承和發揚中,我們有能力擔負起自己的責任與義務,適應新的形勢和要求,將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相結合,在學習中進步、在傳承中創新,爲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繁榮和發展貢獻更多力量。”
團上海市委副書記鄔斌表示:“當前,上海正努力打造文化自信自強的上海樣本,建設習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實踐地。本次中國華服周系列活動在上海舉辦,充分展現了上海歷史傳承與時代潮流融合共生、國際風範與東方神韻相得益彰的文化圖景。上海共青團將以此爲契機,不斷挖掘傳統節日的現代內涵,盤活優秀傳統文化資源,探索豐富形式讓傳統節日‘活’起來、‘潮’起來、‘火’起來,推動傳統文化與青少年雙向奔赴,引領廣大青少年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