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療失敗才能用健保給付新藥? 看得到吃不到變做半套

癌症希望基金會副執行長嚴必文(左1)呼籲,期望在健保會委員總額協商討論中,能夠合理保障新藥新醫療科技預算,確保病人受到即時適切治療。臺灣病友聯盟理事長吳鴻來(左2)、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前副院長暨胸腔外科醫師陳志毅(右2)、病友家屬家屬陳小姐(右1)。記者廖靜清/攝影

57歲的陳太太,久咳不愈以爲是感冒,經轉診安排檢查,發現是罕見基因突變的肺腺癌第四期,進一步做基因檢測後,醫師依特定基因變異建議使用二種標靶藥物,但費用一個月需14萬左右,且一年存活率不到四成。幾經天人交戰,決定用藥治療,至今4年、花費逾7百萬,雖然新藥已納健保,但規定太嚴格,等於「看得到吃不到」。

陳太太的家屬表示,肺癌新藥雖然納入健保,但要符合「化療失敗」的給付資格,患者目前用藥狀況非常好,且腫瘤縮小到2年前開刀切除,後續用藥是爲了怕復發,爲什麼要進行化療破壞身體?「化療失敗」的定義是什麼?每個月光是藥費就10幾萬,不知道還能燒多久。

癌症希望基金會進行健保大調查,自8月15日起進行三週線上問卷,共回收1225份資料,分析顯示,民衆深感重大傷病健保保障不足,擔心罹病會由平民變貧民,願意自己多掏腰包以求健保更大保障。無論是一般民衆或癌友及家屬,願意調漲保費的比例將近7成,甚至癌友及家屬達7成2。

健保署致力癌症新藥納入健保給付,112年迄今,納入健保的品項數相較是110至111的二倍之多。但是這些被納入給付的新藥隱藏了限縮給付的現實,也不符合國際治療指引的限縮條件,包括限縮時間或療程、限制使用對象、不得並用或替換這三種情形。

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前副院長暨胸腔外科醫師陳志毅以肺癌爲例,有些標靶及免疫治療藥物,就限縮用於晚期肺癌,或標靶與免疫治療不得替換的限制。國外治療癌症,是以海陸空聯合同步作戰,若醫師無法用最適當的「戰略」幫病人打仗,將會大大影響治療效果及存活率。

癌症希望基金會統計2019至2024年4月期間,納入健保給付的癌症新成分新藥項目共48項,卻有超過66%條件限縮,未符合國際臨牀指引。其中,血液癌症共16項,全部都被設限;位居十大癌症首位的肺癌8項新藥中有50%被限縮、乳癌8項新藥亦有62.5%被限縮,

陳志毅認爲,這或許是導致臺灣癌症存活率落後其他國家的原因之一,目前大部分新藥爲精準治療使用的標靶及免疫治療藥物,皆限用於晚期,影響存活率。

臺中榮民總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滕傑林表示,血液癌症新藥被限縮情況嚴峻,雖能理解健保預算有限,無奈之下必須妥協,但臨牀上也看到許多病人只能自費咬牙苦撐或放棄治療,希望健保能改善給付條件,讓治療更接軌國際。

滕傑林分享血癌患者個案,藥物明明有效,但是因爲出不起錢,病人自行遞減藥量,變成慢性死亡。他認爲,好的藥物要放在第一線,「沒有效的治療最貴」,應該把資源放在新診療的病人身上,或是比較早期的患者,提升存活率也改善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