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李行導演

李行導演於1995年獲金馬獎終身成就特別獎。(本報資料照片)

1963年李行導演參與,由中影製作的「蚵女」在鹿港拍攝外景。(本報資料照片)

一早接到家雲導演來電,知道李導演於昨(2021年8月19日星期四)晚9點50分離世而去,相信電影圈與李導相識的朋友們,都會有很多的感觸。

最初進入電影圈李導演當演員,後來走入幕後擔任導演,第一部執導是1959年臺語影片「王哥柳哥遊臺灣」造成轟動,續拍第二集。接着是描述族羣融合喜劇影片「兩相好」票房亮眼,第三部「街頭巷尾」描寫在大雜院一羣善良來自各方的市井小民。這三部影片可爲李導早期爲族羣融合的三部影片。

記得「街頭巷尾」影片開始,拾荒者「石三叔」(李冠章飾)工作完畢回到住處,大院子有剛放學的學生,抱着孩子的年輕父親等等...出現了字幕:

「這個故事發生在這個都市的某個角落」

「生活在這裡的人們沒有仇恨,只有愛」

李導演接着進入中影拍攝作品有 「蚵女」、「養鴨人家」、「小城故事」三部以鄉村小鎮爲背景本土故事。還有以當時小兒麻痹患者鄭豐喜爲背景的勵志影片「汪洋中的一條船」,兩部充分表達李導重視家庭倫理的影片「秋決」,一個被縱容溺愛的囚犯故事,以及寡居妻子在禮教與情感掙扎的故事「貞節牌坊」。另有「早安臺北」、「婉君表妹」等,迄至1986 年「唐山過臺灣」最後一部作品。擔任導演二十七年,作品多達二十一部。

期間李導演一直是金馬獎常客而且屢屢得獎,自從臺灣新電影興起,電影拍攝語言與風格有了大變化,李導演停止拍片。接着積極參與各種影界活動,自稱爲電影界「永遠的義工」。

兩岸開放後電影交流活動頻繁,李導演特別得到對岸影界的推崇,經常研討李導演作品,頗被重視。參照歷史的脈絡,李導演在國內最活躍的十多年,正是對岸文革,在政治活動背景下,電影領域作品貧乏單調。而李導演作品崇尚倫理道德等傳統精神,電影背景從臺北、南投、三義、高雄、花蓮包括臺灣各處,山川稻田美麗的風景,小鎮街道生活的趣味,而且劇中都是樸實、善良,勤懇的小人物,劇情溫暖、包容、寬厚,充分呈現了那個時代欣欣向榮的特色。這些正好鑲鉗到對岸同一個年代,補足了那段電影的空白,增添那個時代的溫暖,那正是他們缺的。如今展開歷史的摺頁,這是必然?還是偶然?

導演除了電影作品貢獻良多,爲人處事足爲典範,只要是電影圈的事情他從不落人後,人熱情、個性率直、急快,講話中氣十足,忙起來,讓人緊張。可是隻要李媽媽電話一來,導演聲音即刻變得溫柔和藹,而只要李媽媽出現,導演自然流露出溫柔的笑容以及關愛的眼神,朋友們都看在眼裡。導演走了,想到李媽媽,悲傷之餘,會不會想到兩位近一甲子難得的幸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