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部試算…碳費每噸千元 衝擊低於漲電價

環境部提出六種碳費模擬費率,預計被收費的排碳大戶以石化業爲主。圖爲高雄大林蒲石化廠。記者劉學聖/攝影

環境部昨召開第四次碳費費率審議會,討論不同費率級距對產業的衝擊與影響,據環境部提出費率模擬,以最高每噸徵收一千元計算,在不含碳泄漏風險係數折扣下,影響年度GDP(國內生產毛額)爲約九四二億元,審議委員多認爲對整體經濟衝擊並不高,但對個別產業影響還要再評估,環境部將於下次會議提出更完整評估資料。

環境部長彭啓明表示,目前推估的各費率級距對國內整體產業衝擊確實不高,雖會有些影響,但影響「很低」,比漲電價的影響還小。

彭啓明表示,假如到最後仍無法決定費率,他將會在審議會的建議範圍內公佈最後結果,「這是我要負的責任」,不過碳費制度一定要儘快上路,因爲臺灣啓動的速度已經慢了。

據環境部統計,目前有近五百間企業爲排放量達每年二點五萬噸的碳排大戶,包含中鋼、中龍、中油、亞泥、臺塑化、臺積電等。

環境部昨在碳費費率審議會提出的六種費率情境,模擬徵收碳費對總體經濟影響,方案包括每噸收取一百元、一五○元 、三百元、五百元、八百元、一千元等六種費率級距,以去年廿三點五兆的GDP爲例,若不含碳泄漏風險係數折扣,最高影響年度GDP約九四二億元。

環境部氣候變遷署副署長黃偉鳴表示,昨會議着重在不同碳費費率模擬對整體經濟的影響,多數委員認爲在設計機制、費率搭配等,對GDP、CPI(消費者物價指數)影響無太過顯著,但也有委員認爲,儘管對總體經濟影響不大,對個別產業應有更細緻的評估,不過該項工作需花費時間,預計要多開幾次會議纔會有結論。

黃偉鳴表示,這次模擬的費率級距僅是預估數字,不見得是未來要上路的費率。至於碳費是否會延後開徵時間,審議會將決定最終費率,現階段無法做更多預測。

另,我國碳費制度訂定徵收對象,若提出自主減量計劃達到減量指定目標,可適用優惠費率,目前有科學基礎減量目標(SBT)、技術標竿指定目標等兩種減量指定目標,若五百家碳費徵收對象都做到SBT指定目標,年減量可達四萬八六二五千公噸的二氧化碳當量,年削減率約百分之卅一。黃偉鳴坦言,光靠碳費沒辦法達到二○三○年的國家階段性減碳目標。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