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人沒懂比亞迪月銷超50萬輛是什麼概念
還有人沒懂比亞迪月銷超50萬輛是什麼概念 |一句話點評
原創崔力文一句話點評2024年11月04日 19:01上海
24/11/04
導語
這場“心智戰”已經取得了階段性勝利。
作者丨崔力文
責編丨李思佳
編輯丨嚴旭霞
經過了一個週末的沉澱與消化,依舊對於比亞迪月銷突破50萬輛大關的消息感到震驚與興奮。
正如今天的文章標題所言,還有人沒懂這是什麼概念。
就拿曾經傳統燃油車時代,合資品牌中的南北大衆爲例,即便在最頂峰的階段,二者旗下所有子品牌相加,也未觸及比亞迪此刻創下的壯舉。月銷50多萬輛,又比多少主機廠哼哧哼哧、拼死拼活取得的全年累計銷量要多。
上述恐怖的表現,真的再次印證了那個道理,“每一個時代,都會催生出屬於自己的霸主。隨着電動化轉型浪潮的愈演愈烈,比亞迪無疑牢牢坐穩了令人羨慕的王座。”
更爲重要的是,如果說之前對於比亞迪,行業中仍會存在一定的質疑,那麼我相信10月之後,已然變得沒有任何的爭議。畢竟,明晃晃的數字不會說謊,這份十分強勢的終端成績單便是最佳論據。
尤其是北京時間11月1日,當各家新勢力造車喜報頻頻,紛紛祭出“歷史新高”的交付海報。壓軸出場的比亞迪,可謂用實打實的行動,詮釋了什麼叫做:“你們都是弟弟。”
而接下來的篇幅,首先想要展開聊聊這50多萬輛的具體組成。
10月,比亞迪共售出新車502,657輛。其中,共售出乘用車500,526輛,同比增長66.2%。其中,純電乘用車銷量爲189,614輛,插混乘用車銷量爲310,912輛。
顯然,兩個板塊之間的份額佔比還在拉大,也令人不禁想起那個老生常談的觀點:“今年的中國車市,插混將會徹底大放異彩。相比之下,礙於種種原因,純電的增勢將會有所放緩。只有兩條技術路線齊頭並進的品牌,才能稱得上真正意義上的巨頭。”
“不偏科”,儼然就是文章主角獲得成功的關鍵要素之一。
與此同時,比亞迪能夠從9月的近42萬輛,一舉躍升到10月的50多萬輛。一方面,確實能夠深切感受到其訂單儲備的充沛;另一方面,也能感受到其在製造端擴產能力的強大。
而這背後,肯定會有許許多多值得挖掘的細節與故事。
正如比亞迪執行副總裁何志奇透露的那樣,“8-10月,三個月提產近20萬臺,整車加零部件招聘近20萬人,各基地都處於滿產狀態,這提產速度也可謂震古爍今了,生產採購等運營團隊做出了巨大的艱苦努力,11月繼續努力,挖掘各種潛力,看能否再進步一點點。”
劃重點:三個月,20萬輛,20萬人,滿產狀態,再步一點點。
不吹不黑,有了他的親自背書,比亞迪接下來還能創造多高的里程碑,越來越令人期待值拉滿。設想一下,11月、12月,會再出現如此爆炸式的躍升嗎?
由此將視線繼續拉回到10月終端成績單,進一步掰開揉碎了分析,身爲比亞迪旗下絕對的主力選手,王朝網共售出新車251,090輛,同樣歷史首次突破25萬輛大關。
包含秦家族(秦PLUS、秦L(參數丨圖片))共售出新車86,589輛,漢共售出新車30,137輛,唐共售出新車15,003輛,宋家族(宋PRO、宋L、宋L DM-i)共售出新車63,323輛,元家族(元UP、元PLUS)共售出新車56,038輛。
不可否認,經過多年的深耕與佈局,“秦、漢、唐、宋、元”的產品矩陣,已經成爲比亞迪深入人心的最大IP之一。後續,隨着類似唐L、漢L以及夏等新選手的接連入局,王朝網肯定會迸發出更大的攻勢。
與之類似,剛剛度過了成立三週年的紀念日,10月的海洋網共售出新車229,751輛。
包含海鷗共售出新車54,081輛,海豚共售出新車21,710輛,海豹家族(EV、DM-i、06DM-i、06GT)共售出新59,893車輛,海獅家族(07EV、05DM-i)共售出新車19,232輛,驅逐艦05共售出新車22,556輛,護衛艦07共售出新車265輛,宋PLUS(EV、DM-i)共售出新車51,615輛,e2榮耀版399輛。
平心而論,雖然存在一些完全可以砍掉的低效車型,但是整個海洋網還是很好的與王朝網形成了“1+1=2”的結果,並且徹底打破了自主品牌無法玩轉“雙車戰略”的尷尬局面。
另外,如果說王朝網更多的是成熟穩重,海洋網則多了一絲年輕跳脫,二者在營銷風格上同樣相輔相成。最終,共同攜手建立起了比亞迪大殺四方、瘋狂收割的絕對根基。
也恰恰基於這樣的背景,今天文章主角有了向上不停衝高的底氣。
10月,主打“新豪華”的騰勢,共售出新車10781輛,包含D9共售出新車7381輛,Z9GT共售出新車3089輛,N7共售出新車311輛。
反觀超豪華新能源品牌仰望,共售出新車282輛,包含U8、U9分別共售出新車265輛、17輛;而專業個性化品牌方程豹,旗下唯一一款在售車型豹5共售出新車 6,026輛。
三者相加,文章主角取得了17,089輛的銷量。
的確,依託王朝網與海洋網的“飽和式”攻擊,比亞迪已經在中國車市20萬元以下的各個細分市場,佈局完成了一道令友商感到窒息的“高牆”,佔據絕對的話語權與主動權。
但到了20萬元以上的細分市場,則出現了一定的落差。無論騰勢也好,仰望也罷,還是方程豹,都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反正,在我心中,以20萬元當做所謂的“分水嶺”,比亞迪每月的銷量佔比,如果能夠維持在“4:1”左右,或許是相對更爲健康的狀態。拿50萬輛爲例,兩部分最好應該分別售出40萬輛與10萬輛。
眼下,距離這樣的平衡尚存距離。
不過,按照目前比亞迪展現出愈發進擊的狀態與對於衝高的投入程度,相信改變上述局面只是時間問題。
畢竟,它十分清楚的明白,試圖成爲真正意義上的“產業巨頭”,必須全方位提升自身的含金量。這場無聲的戰鬥,不容有失且至關重要。
除此之外,縱觀10月終端成績單,比亞迪乘用車海外銷量達到31,192輛,值得給予掌聲與褒獎。只不過,參考眼下變數頗高的大環境,其“出海”之路註定會充滿諸多荊棘與艱難險阻。
但於情於理,依舊願意相信這位“全球新能源汽車領導者”,會慢慢開拓出屬於它的天地。在更多土地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而今年1-10月,比亞迪乘用車累計銷量已經來到3,236,927輛。
衆所周知,衝擊360萬輛,是其劇透過的全年銷量目標,預計11月過後就將提前完成。當然,根據網傳衝擊400萬輛纔是文章主角真正的全年銷量目標,有了10月鋪墊,剩餘兩個月共賣出超77萬輛,同樣開始顯得輕鬆寫意。
事已至此,重新回到開篇討論的話題。
實際上,從2019年的45.1萬輛,到2020年的42.6萬輛,到2021年的73萬輛,到2022年的186.8萬輛,到2023年的302.4萬輛,再到今年努力奔向的400萬輛。
很負責任的說,發展軌跡“前無古人”,大概率也“後無來者”。在此過程中,比亞迪打的更是一場徹徹底底的“心智戰”。
隨着單月銷量突破50萬輛大關,其已經分別在行業端、企業端、用戶端,宣告了階段性的勝利。
譬如,讓外界認識到了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究竟蘊含着怎樣耀眼的能量;譬如,讓其它主機廠認識到了自己與比亞迪究竟存在多大的鴻溝;再譬如,讓潛在消費者認識到了買電動車究竟誰纔是最爲主流的選擇。
馬太效應之下,文章主角有了一絲“根本攔不住”的意味。
至此,肯定會有讀者好奇,比亞迪做對了什麼?佔盡“天時、地利、人和”,便是我給出的答案。更直白來講,瞅準風口,堅持不懈,豁命去賭,迎來綻放。
不久前發佈的三季度財報,則證明了取得上述的累累碩果,其是在用一種相對良性健康的方式,並沒有太過的透支與內耗。
寫到這裡,臨近尾聲,最後想要點出的是:“成爲新時代的大衆、豐田,便是比亞迪展現出的最大夙願。隨着10月銷量邁過50萬輛大關,其已經有了與前兩者掰掰手腕的資本,但試圖與它們真正意義上的平起平坐,成長爲令人心服口服的全球車企,要走的路還有很長,註定充滿荊棘與挑戰。”
所以懇請,戒驕戒躁,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