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對中企很不利!美媒稱華爲等尋求阻止英偉達收購ARM

(原標題:或對中企很不利,美媒稱華爲等尋求阻止英偉達收購ARM)

觀察者網·大橘財經訊(文/呂棟 編輯/周遠方)一個月前,美國半導體巨頭英偉達宣佈收購英國芯片架構公司ARM,這筆足以重塑全球半導體格局的交易仍在等待各國反壟斷審查。最近,包括倪光南在內的中國產業界人士相繼發聲:若該收購完成,將對中國企業非常不利。

10月21日,彭博援引知情人士報道稱,包括華爲在內的中國科技公司,已向中國監管部門表達了對英偉達收購ARM的擔憂,這有可能導致這筆4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700億元)的鉅額併購告吹。

彭博社:華爲等中國公司尋求限制英偉達收購ARM

報道引述匿名知情人士指出,中國幾家最有影響力的科技公司一直在與中國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溝通,希望該部門要麼否決這筆交易,要麼增加附加條件,以確保它們可以繼續使用ARM的技術。

這些公司最擔心的是,英偉達可能會強迫ARM停止與中國企業合作。

事實上,ARM雖然總部在英國劍橋,但早在2016年就被日本軟銀集團收購,該公司並沒有芯片工廠,主要以自己的核心架構IP授權給行業內的使用者,收入主要靠一次性授權費和版稅提成。

目前,ARM設計的芯片架構被廣泛用於蘋果三星、華爲、英偉達、高通知名企業,以至於全球90%的智能手機處理器和其他類型的移動芯片採用的都是ARM設計的架構方案。

與此同時,英偉達是GPU(圖形處理器)的發明者和龍頭廠商。近些年來,隨着大數據和AI興起,該公司憑藉在GPU領域打下的基礎,迅速在AI、數據中心、雲計算等核心科技行業佈局發力

隨着行業地位不斷提升,今年7月,英偉達更是一舉超越英特爾,成爲美國市值最高的半導體廠商,目前市值已領先後者超過1000億美元,在全球半導體企業中也僅次於臺積電和三星。

英偉達(白線)和英特爾股價走勢比較  圖片來自:彭博社

因此在業內人士看來,若英偉達成功將ARM收入囊中,不僅將成爲半導體行業歷史上最大的收購之一,還將催生出一個芯片界的“巨無霸”。

“中國沒有理由讓這筆交易順利通過”,彭博行業分析師直言,“如果允許英偉達收購ARM,可能會使華爲更難獲取這家英國公司設計的芯片架構。而ARM的設計是華爲衆多產品的基礎,包括麒麟手機芯片鯤鵬服務器芯片和用於人工智能應用的昇騰芯片等。”

華爲方面和中國監管機構均未迴應彭博社的置評請求。

對於這筆交易,英偉達方面信心十足。

“一旦我們解釋了交易的理由和我們的計劃,世界各地的監管機構就會意識到,這是兩家互補的公司。兩家公司在合併時會產生新的創新,這對市場有利。”英偉達CEO黃仁勳表示。

但中國產業界並不這麼認爲。

行業內人士分析指出,一方面,英偉達收購ARM以後,可能會利用其市場壟斷地位壓制競爭對手,使競爭對手得不到授權或者不能公平地得到授權;另一方面,被收購後,ARM將受到美國外資投資委員會法規的約束,在產品出口到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主要市場時,都必須遵守美國法規。

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也認爲,英偉達如果併購成功,肯定對中國企業非常不利。

“所以我相信我們商務部可能會否了這個併購,是不是能夠併購成呢,也不知道。總而言之,ARM將來我們也不能很舒服地用。”他表示。

根據中國《反壟斷法》及相關規定,如果兩家公司在全球範圍內的營業額超過100億人民幣,無論是否牽扯到中國企業,都要納入中國的反壟斷監管中。而無論ARM還是英偉達都滿足這一條件,同時中國還是ARM的最大市場,所以這個併購案無疑需要得到中國方面審批。

英偉達創始人黃仁勳(資料圖)

彭博社也指出,英偉達在中國過關可能是最大的挑戰,目前還難以預測交易是否會在中國獲批。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6年10月,高通意圖斥資380億美元收購荷蘭半導體公司恩智浦,但在經過20個月的協商之後,最終唯獨中方市場監管部門沒有批准,收購最終告吹。

但彭博社認爲,中國可以提出許可條件,進而能夠獲得對中國企業有利的條款。

實際上不僅中國,英國文化大臣日前也表示,雖然收購主要是有關各方的商業問題,但英國政府會密切關注這些問題,當收購可能產生重大影響時,該政府會毫不猶豫地進一步調查並採取適當行動

在此之前,多家硅谷科技巨頭已站出來對該交易提出反對,包括英特爾、高通、特斯拉等廠商正在商討協調行動,以向美國和世界各國政府表達他們的擔憂。

而早在收購傳聞剛剛出來時,ARM聯合創始人赫爾曼·豪瑟就明確反對這筆交易。他認爲,將ARM賣給英偉達將會是一個行業災難,這一交易最終不會獲得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