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新年分紅你追我趕 總額較去年同期翻番
證券時報記者 張智博
基金分紅有助於提升投資者獲得感,同時合理控制管理規模。2025年以來,公募基金尤其是債券型基金,自開年便開啓“大分紅”模式。截至最新,公募基金分紅總額已超過去年同期的1倍以上,總金額超76億元,其中10只基金分紅總額超過1億元,債券型基金依舊是分紅主力。
1 年內基金分紅金額超76億元
據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以權益登記日爲基準,2025年以來已有135只基金進行分紅(統計全部份額),分紅總額約爲76.38億元,較去年同期的34.42億元大幅增長121.91%。
從類型上看,債券型基金(純債型、混合債券型、偏債混合型)依舊是基金分紅的主力,92只債券型基金分紅總額合計41.68億元;指數型基金(被動指數型、增強指數型)有29只參與分紅,分紅總額29.29億元;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靈活配置型、QDII)共計11只,分紅總額4.9億元。此外,部分REITs、FOF也有參與分紅。
2025年以來,債券型基金表現相對穩定,摩根士丹利管理的大摩純債穩定增利A,以及融通基金管理的融通歲歲添利A是回報率居前的兩隻基金,復權單位淨值增長率分別爲0.67%、0.55%。
對於債券型基金後市,申萬宏源認爲,2025年債市整體收益率預計繼續呈現下行態勢,利率債進入“1%時代”,10年期國債收益率預計在1.3%~2.0%之間,信用利差保持低位,債市整體波動將更加頻繁。利率債供給同比將顯著提高,信用債發行量同比穩中小降,信用債資產荒仍難以緩解。
值得關注的是,在開年至今進行分紅的基金中,有3只寬基ETF,分別爲華夏滬深300ETF、摩根中證A500ETF、摩根中證A50ETF,分紅金額依次爲26.46億元、2138.15萬元、1868.64萬元。本次分紅是摩根中證A50ETF在2024年度的第三次分紅,累計分紅比例達到2.42%;本次分紅是摩根中證A500ETF的2024年度首次分紅。
2 多隻中長期債券基金產品脫穎而出
從單隻產品來看,2025年以來,共有10只基金分紅總額超過1億元。其中,華夏滬深300ETF分紅金額爲26.46億元,居首;華夏鼎豐排名第二,分紅金額爲10.16億元,這兩隻基金均由華夏基金管理。3只中銀系基金緊隨其後,中銀睿享定期開放、中銀證券匯宇定期開放和中銀悅享定期開放的分紅金額均爲5億元左右。
分類型看,中長期純債型基金在分紅總額超過1億元的基金中佔據多數,共計7只。此外,華夏滬深300ETF、國泰納斯達克100和招商恆鑫30個月封閉分別爲被動指數型基金、國際(QDII)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債券型一級基金。
1月8日,華夏基金髮布《華夏滬深300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利潤分配公告》,該基金在基準日基金份額淨值爲4.1179元,可分紅總額72.9億元。本次分紅方案爲每10份基金份額派0.66元,合計分紅26.46億元。
華夏基金指出,從大類資產的角度來看,A股現在確實面臨不少壓力,主要來自中美利差。但市場情緒陷入低谷的同時,也爲樂觀者帶來了機會。以最新公佈的製造業PMI數據爲例,雖然2024年12月出現了一定的季節性回落,但仍然連續第三個月站上了榮枯線,而服務業PMI跳漲了1.9個百分點,已經展現出政策對於經濟的拉動作用。
從基金分紅比例來看,有4只基金的分紅比例超過10%,鵬華盛世創新A、國泰納斯達克100、興華安聚純債C、興華安聚純債A排名前四,分紅比例依次爲11.69%、11.29%、10.18%、10.14%;另有農銀匯理平衡雙利、易米遠見價值一年定開A、華夏鼎豐等7只基金分紅比例在5%以上。
鵬華盛世創新A爲偏股混合型基金,本次分紅方案爲每10份基金派現1.525元,總分紅金額爲9552.52萬元,這是該基金2025 年第 1 次分紅。國泰納斯達克100是一隻QDII基金,本次分紅方案爲每10份基金派現10元,總分紅金額爲2.74億元,該分紅總額目前排在所有基金第6名。
3 200只基金即將分紅
哪些基金即將分紅?數據寶統計,以權益登記日爲基準,1月13日至15日,另有200只基金將迎來分紅,分紅總額合計50.59億元。
其中,南方基金旗下兩隻寬基EFT分紅總額居前,南方中證500ETF、南方中證1000ETF的分紅金額依次爲15.92億元、7.95億元;易方達穩健收益B緊隨其後,金額爲6.98億元;易方達上證50增強A、博時信用債純債A、易方達增強回報A的分紅金額在2億元以上。
從單位分紅金額來看,工銀全球配置人民幣、新華安享惠金E的金額居前,均超過0.3元/份,分別爲0.335元/份、0.3078元/份;交銀環球精選爲0.149元/份;廣發滬深300ETF聯接Y、國投瑞銀新機遇A/C、南方中證500ETF分紅均在0.09元/份以上。
在業內人士看來,基金定期分紅可以讓投資者感受到實實在在的回報,從而增強他們的投資信心,並有助於培養長期投資習慣。較高比例的分紅有助於吸引投資者的關注,從而獲取更多的潛在資金。此外,適當的分紅也有助於控制基金規模,避免由於基金規模過大,造成管理難度的上升和效率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