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磯小屋」被塵封逾一甲子 要靠羣募200萬維修主結構

▲被暱稱爲「磯小屋」的舊高等學校農林作業室。(圖/臺大永吉學會提供)

記者徐珍翔臺北報導

談到又軟又Q的白米飯,不少人腦中仍會浮現那一望無際、滿是綠意嘉南平原,殊不知,國人最常食用的蓬萊米發源地竟在臺北市區內的一排木造日式平房。十多年前,臺大學生校內「舊高等學校農林作業室」尋獲蓬萊米之父磯永吉的親筆手稿,如今,他們打算透過羣衆募資,用200萬元維修該棟歷史建物,希望民衆一起響應。

「許多人知道臺灣大學是國內首座現代大學,但很少人知道,臺大校內,有棟比自身歷史還要久的稻米歷史館。」臺大農藝系研究生劉建甫說,該棟建築爲舊高等學校農林作業室,被學校師生暱稱爲「磯小屋」,十幾年前,他無意間在其暗房內找到磯永吉的親筆手稿,爲此,繫上師生組成「磯永吉學會」,不僅辦起講座、發行「米報」,每週三、六、日還安排「磯小屋」導覽,盼讓過去一段珍貴歷史能和磯小屋一起重見天日。

從繁華的公館鬧區遁入臺大校園,拐進農場旁的小路,一長排木造日式平房,安然沉靜地駐足在臺大農場旁,門外種着臺中65號的實驗田,那也是蓬萊米後來廣爲人知的名字之一,不難看出這棟120坪、創建於1925年的舊高等學校農林作業室,其實堆滿磯永吉的痕跡,原來,該處正是磯永吉當年重要的田間試驗及休息場所。

談到蓬萊米的歷史,劉建甫說,其實很多人都不知道,目前國人可能已經習慣吃到又軟又Q的白米飯,但在早期,臺灣只有又長又瘦的秈米,也就是俗稱的在來米,直到日本人來臺後,因爲吃不慣口感較硬的秈米,便想盡辦法在臺灣種家鄉軟黏、圓潤的稉米,而現今的臺大至臺科大的基隆路一帶,便是「總督府農試試驗所」舊址,磯小屋則是臺北高等農林學校實習農場作業室,用於儲放稻米、農具,也進行田間試驗,磯永吉同時在兩處兼任,因此留下不少研究手稿及儀器。

喀喀作響木板,無意間已泄漏出磯小屋的年齡和危機。(圖/臺大磯永吉學會提供)

劉建甫指出,日本人自統治以來,曾引進多種當地米,卻始終無法克服臺灣天氣熱、日照長的困境,導致稻子還沒成熟就開始結穗;1926年,總督府將在臺種的日本米封爲「蓬萊米」,但當時最被看好的米種「中村」卻在隔年因稻熱病全軍覆沒。

同一時期,有「蓬萊米之母」美名的末永仁則受到磯永吉青睞,出任臺中州農事試驗場主任,在磯永吉的支援和鼓勵下,以日本種「龜治」、「神力雜交選出「臺中65號」,由於具備對日照鈍感的特性(對日照比較不敏感,因此能拉長生長時間,讓稻子成熟),使其成爲目前臺灣蓬萊米始祖,在接下來短短10年間,臺灣種蓬萊米的面積就大舉超越在來米。

劉建甫提到,這段精彩的歷史隨着磯永吉離臺,以及光復後刻意去日本化,於是和磯小屋一起被塵封在臺大校園角落,直到2003年,臺大農藝系師生髮現珍貴的磯永吉文物,才被剛興建好的臺大圖書館申請作爲特藏。不過,磯永吉小屋卻沒因此受到關愛,2006年甚至因爲農學院增建新大樓差點被拆除,經過繫上師生奔走才勉強保存,即便2009年被臺北市指定爲市定古蹟後,仍得不到系統性經費補助,只能以緊急修繕名義,向學校申請小額經費維修,其餘全靠自己募款。

爲此,臺大磯永吉學會與財團法人豐年社合作,17日宣告讓「磯永吉小屋古蹟修復案」在羣募貝果上線,初期以募集新臺幣200萬元爲目標,盼透過社會各界的贊助支持,藉此整修磯永吉小屋建物中迫切待維護的主體結構

▼臺大研究生無意間找到的磯永吉親筆手稿。(圖/臺大磯永吉學會提供)

▼磯小屋的雨淋外牆出現破損。(圖/臺大磯永吉學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