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退網燃油車的經銷商涌向新能源也存挑戰

在汽車價格戰和新能源滲透率不斷走高的影響下,傳統汽車經銷商的處境愈發艱難。爲了生存下去,越來越多的經銷商開始向新能源轉型。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郎學紅近日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全年預計退網的4S店數量將達到4000家,下半年將超過上半年(1500家左右),過去三年每年退網數量2000家左右。現階段退網主要集中在燃油車經銷商,其中大多數商家已經轉型新能源。

界面新聞記者走訪了北京多個汽車銷售園區,可以明顯看出傳統燃油車4S店與新能源車門店的人流量差異。合資品牌門店鮮有人光顧,而以比亞迪爲代表的新能源車門店則是人頭攢動,主要開在商場裡的新勢力品牌直營店也不缺少前來看車的消費者。

近期多家頭部汽車經銷商涌向新能源,先是中升集團牽手賽力斯,拿下50家華爲智選車授權,中升首家問界門店在大連開業。同爲港股上市公司的和諧汽車,通過收購的方式拿下了聯大汽車比亞迪所有店面資產,此後將統一運營比亞迪香港乘用車業務。

行業排名第四的永達集團不久前宣佈,將在年底前開出至少15家華爲智選車授權網點,明年拓展至30家,全面覆蓋江浙滬地區。去年,該公司關閉傳統4S店24家,並新開新能源網點34家。

目前來看,選擇主動涌向新能源汽車的汽車經銷商主要集中在行業頭部,此前多是以經銷豪華燃油車爲主,轉型的多是盈利能力弱、自身造血能力不強的門店。

對於傳統汽車經銷商轉型新能源,資本市場給出積極反饋,中升集團和和諧汽車的股價短期都有漲幅超50%的表現。

美銀證券預計,一家問界AITO門店將會爲中升產生2000萬元的純利,並指公司目標有近1000個銷售渠道。新的問界AITO門店在2025年會爲中升貢獻盈利的15%。

雖然經銷商向新能源轉型有着可觀的前景,但轉型之路並不容易。一位傳統4S店的工作人員對界面新聞表示,像問界、小米等熱門新能源品牌,只有頭部有成熟經銷網絡的經銷商能拿下品牌授權,而對於資金實力不強的小型汽車經銷商來說,根本不可能。

現在新能源品牌主要以直營模式爲主,經銷商模式爲輔,銷售門店與交付門店分離的模式也與以往傳統經銷商模式有很大不同。新模式下主機廠更有話語權,更加公開透明的價格以及價格戰導致的毛利率下滑,使得新車銷售的經銷利潤空間並不大。

相較於燃油車,新能源車的後期保養成本更低,轉型後汽車後期的養護利潤也在壓縮。門店的銷售人員告訴記者,燃油車平均每年的保養成本在1500元,而插混車型每年僅需不到800元,純電車型則更低。

隨着新能源車滲透率突破50%,汽車經銷行業也在經歷一波出清,新的模式下更有利於有資源、有資金實力的頭部公司,行業內的重組兼併將會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