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資產卸妝引爆末日級崩跌 下一個是房市?
假資產卸妝引爆末日級崩跌,下一個是房市?(本報系資料照)
對衝基金的大佬索羅斯說過:如果「資產價格」存在泡沫,那麼就表示,這個價格還有下跌的空間。
這幾周來,美股引爆各國股市的末日級崩跌走勢,等於是在替索羅斯的這句名言,做出實質面的應驗。
說真的,我在2016年的商周專欄文章裡,就發誓要賣掉手上價值五千萬元的房子。
因爲,我知道自從2009年FED開始印鈔救市,同時不停擴大資產負債表的下場,就是會把市場上的資產價格墊高,當價格被源源不絕的熱錢墊高到某個位階,資產就已經出現泡沫現象了。
2019年我在商周寫另一篇專欄,又苦口婆心地提出忠告,要大家別把血汗錢拿去買房子,因爲,那時臺灣房市出已現「零首付」現象。
文中我提到,我的一位香港老友,在我跟他談到臺灣也出現「零首付」和「零元購屋」時,讓他回想到1997年,香港特首董建華推出的「8萬5」慘案。
圖文/狄驤提供
當時,因爲香港的房價被炒到天價高,剛上任的董建華爲了打壓房價,突然宣佈推出「8萬5」的房屋政策。
這個政策的大意是,他上任後,計劃在香港每年要興建8萬5千間以上的公宅,讓大家都買得起房,10年內要讓全港7成以上居民都擁有自住宅。
當時,香港全年的推案量也不過2千間。他這個政策一公佈,香港的房地產一夕崩盤。
就這樣,許許多多把存了好幾年血汗錢當頭期款,再透過銀行貸款買了房子的薪水族,一夕間就成爲「零下資產」的欠款戶。
由於當時房市急崩超跌3成以上,這也讓他們的房子價值,跟着跌破了自備款的位階。
例如,當初他們認爲自己房子有1千萬價值,用這個價值向銀行抵押貸款了8百萬,沒想到才一夜之間,他們房子價值只剩7百萬,這也等於他們還倒欠銀行1百萬。
那時,幾十萬人就因爲還不出這個價差,只能被宣佈破產,被趕出自己的房子。
可想而知,那時候多少人無法接受這個事實,輕生尋短?有多少家庭,老老小小的全露宿街頭?
儘管香港那次的房價崩盤,不是因爲金融風暴或景氣大蕭條,但資產泡沫破裂的殺傷力是一樣的。
然而,2019年除了我不停寫文章示警外,國際許多投行或大師級的專家,也預言資產泡沫突然破裂的金融風暴,隨時可能發生。
但2019年熱錢繼續堆高股市位階,沒有系統性風暴發生,不少讀者或網友都嗆說,他們不相信會有金融風暴這件事。
老實說,當FED和各國央行,繼續降息和印鈔提供熱錢入市的循環沒有結束前,股市何時會被打回原形,沒有人知道。
儘管市場上潛伏那麼多隻黑天鵝,到底是哪一隻會戳破泡沫,引爆連環奪命崩跌行情,也沒有人預料得到。
尤其,連地球上最強的川普投顧,也萬萬沒想到,這幾周引爆美股出現末日級崩跌走勢的,竟然是他從不在意的武漢疫情。
說真的,我也沒預料到,那隻嘴巴上咬着針的黑天鵝,會是武漢疫情。
然而,不管是戳破泡沫的是誰,誠如索羅斯說的,如果沒有泡沫,再多的針和黑天鵝,也不會讓合理的資產價格做大幅的下修。
或許這幾周美股崩跌行情,只等一個解藥出現或疫情受到控制的好消息,就能起死回生,再來個產業全面復工好消息,又開始返老還童。
但我認爲,資產泡沫破裂的走勢已然成形。
接下來,就算市場因爲好的消息面,出現強力反彈或走回多頭主軸,但由於全球幾乎都已陷入零利率區間,印鈔也起不了救市作用,只要再來個風吹草動,或是擦槍走火,資產泡沫再次破裂的戲碼還是會上演。
因爲,泡沫破裂的走勢,不會只有幾天就結束,他的「骨牌效應」和「趨勢驅力」一旦形成,就會像千萬臺火車頭,拉着投資人的恐慌排山倒海下殺,任誰都擋不了,千萬別小看這種趨勢的力量。
如果你懂總體經濟的原理和指標,你就會在2016年時,就看懂我的文章在說什麼,你就不會去買那些價格被墊高的房子或股票,而不是等到現在開始進入資產泡沫破裂期時,纔來失眠和搥胸口悔恨。
總之,當資本市場和實體經濟的乖離過大時,災難的嫩芽已開始茁壯。
十幾年來,資本市場透過降息印鈔積累的共業能量,不會就只用幾周,這麼快就讓全部罪業被消除。
切記,當「假資產」開始卸妝時,股票崩跌只是第一波。
如果疫情和景氣沒有快速起生回生,接下來的第二波就是信貸泡沫,第三波就是房地產,這個吸取更多人血汗錢和貸款額度的大泡沫。
話說回來,目前全球股市和經濟,都不算真的進入景氣蕭條的主軸,但也已經在懸崖的邊緣,可能再退一步或是幾公尺,就會墜入萬物崩跌的深淵。
那麼,接下來我們要如何判斷,這波疫情利空,是否真會把全球經濟推入萬丈深淵呢?
如果這種各類資產泡沫,像骨牌一樣接力破裂的風暴真的來襲,我們該怎麼辦呢?
其實,這波疫情是否引發經濟大蕭條,接下來就必須緊盯二個指標。
再者,資產泡沫的破裂,如真的像骨牌一樣接力來襲,你想要安然度過這個世紀風暴,也有二個策略可以用。
這些答案,我都會在下期的【超深V週報】中,和大家分享我的觀點和推演,有興趣的朋友,千萬不要錯過。
※本文由狄驤授權轉載,原文刊於PressPlay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具投資建議,投資前應審慎評估風險,且自負盈虧***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