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好幾人罹癌 20歲男大生就醫 腸子「大大小小都是」
做大腸鏡檢查有助發現腸內瘜肉或腫瘤。(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醫師...我們家有人25歲就確診大腸癌,我今年滿20了,是不是也該做大腸鏡檢查?」男大生的這番話,讓直腸外科醫師陳威佑提高警覺,馬上爲他安排大腸鏡檢查,果然發現男大生腸道里有不少大大小小的息肉,確診是「林氏症候羣」,而這疾病現今無法治療,只能靠篩檢早期發現。
陳威佑在臉書粉專PO文指出,理論上大腸癌好發在年長者身上,25歲是很不尋常的發病年紀,他追問上述男大生,才發現不只是他,他的家族還有好幾人被診斷過攝護腺癌、乳癌等多種癌症。
陳威佑馬上幫男大生安排大腸鏡檢查,果不其然,年僅20歲的他,大腸內長了許多大大小小的息肉,經過基因定序確診是「林氏症候羣」。
陳威佑指,大腸癌的發生,主要是來自於大腸上皮細胞的基因變異。大多數的人是因老化、長時間的飲食習慣不佳,纔會得到大腸癌,但若是基因突變,可能讓人年紀輕輕就得到大腸癌,例如林奇症候羣(Lynch syndrome),就是一種會提升多種癌症風險的基因突變疾病。
「林奇症候羣的發生,關鍵在於人體無法有效做基因修復。」陳威佑指出,人體腸道是個高度新陳代謝的器官,平均24小時就會汰換出一套新的上皮細胞,而人體在複製細胞的時候會需要染色體的複製與重組,然而,在這個過程之中,常會有染色體因爲複製太快而出錯,如果這些「錯誤」沒有被修正,就會形成「癌症」。
陳威佑指出,林奇症候羣患者主要是因爲「修復人體染色體的功能失效」:分別是MLH1、MSH2、MSH6、PMS2 和 EPCAM的基因產生突變,一旦這5組基因突變或異常,染色體會失去正常修復機制,容易累積致癌突變,讓人罹癌機率增加,且在50歲前罹癌可能性更高。
陳威佑指出,林奇症候羣聽起來很可怕,但其實都有蛛絲馬跡可循,提醒符合下列4條件者,要提高警覺癌症找上門。
。
■多名親屬患有林奇症候羣相關癌症,包括結/直腸癌、胃癌、卵巢癌和子宮內膜癌等。
■一名或多名家庭成員在 50 歲前患有癌症。
■一位或多位家庭成員患有超過一種類型的癌症。
■超過一代的家庭患有相同類型的癌症。如父子均患上大腸癌。
陳威佑指,林奇症候羣患者應該從成年開始接受終身癌症篩檢,定期每年一次的大腸鏡檢查及其他癌症檢查,以便及早發現癌症。家族中第一個被診斷癌症的人的年紀減10,可作爲整個家族第一次篩檢的時間,例如家族中有人35歲罹癌,建議至少25歲就要做第一次篩檢。
陳威佑指出,雖林奇症候羣屬於遺傳疾病,無法治療,但癌症是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的。高風險族羣應定期做大腸鏡檢查,一旦發現息肉或病變就能儘早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