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指中國 日擬研發艦載、空射距外飛彈
鑑於中國強化海上軍事活動,日本防衛省擬研發可從戰艦與戰機上發射的長射程「距外飛彈」,作爲嚇阻利器。圖爲日本海上自衛隊艦隻正在進行演習。(美聯社資料照片)
日本政府先前已決定,將延長陸上自衛隊12式陸基反艦飛彈的射程,藉以開發能從敵方射程圈外實施攻擊的「距外飛彈」(Stand-Off Missile,又譯爲防區外飛彈)。如今據《每日新聞》5日報導,有鑑於中國強化海上軍事活動,日本防衛省也擬研發可從戰艦與戰機上發射的這類長射程飛彈,作爲嚇阻利器。
日本政府於2018年《防衛計劃大綱》中,首次明確提及將發展距外防禦能力,2021財年預算中撥款約335億日圓(約新臺幣85億元)研發陸基距外飛彈,預計2026財年之後完成開發。據日本政府消息人士透露,2022財年開始還計劃開發艦載型與空射型距外飛彈,預計分別於5年及7年內完成試作和實用試驗。
據報導,日本政府已在研議以航空自衛隊的F-2戰機,來搭載空射型距外飛彈,爲此擬改良戰機機體與系統,強化雷達及飛彈發射能力。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加藤勝信先前表示,開發這類長射程飛彈,可藉以確保自衛隊員安全,同時降低敵方的威脅。他並一再重申,距外飛彈並非以攻擊敵方基地爲目的。
去年12月,日本內閣會議通過飛彈防禦相關文件,內容包括將新造2艘神盾艦,作爲放棄部署「陸基神盾系統」計劃的替代方案。文件中還寫入,將延長陸上自衛隊12式陸基反艦飛彈的射程,藉以開發陸基型距外飛彈。文件則未寫明將擁有「對敵基地攻擊能力」,僅表示會繼續探討強化嚇阻力。
所謂對敵基地攻擊,指的是在敵方發射飛彈之前便摧毀其發射場,其實就是先發制人攻擊。但這有背離日本《憲法》明訂的「專守防衛」理念之虞,日本政府因此暫時擱置相關討論,但也着眼於未來轉變政策的可能,先行開發可以轉用的距外飛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