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遂川:“獨臂”教師巫春明 照亮孩子求學夢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客戶端
廖雨琪 廖輝 劉祖剛
遂川縣西溪鄉文坳村是一個距縣城約40公里的偏遠山村,6年前,一位名叫巫春明的年輕小夥來到這裡教書育人,紮下根成了一名“編外村民”“孩子王”,66名學生的“大家長”。
“這節課,我們先來研究一下加法交換律,同學們請翻到書……”巫春明轉身用左手在黑板上寫字
巫春明左手寫字,右手插兜,但其實,兜裡空無一物。小時候,一次意外事故,他失去了右手,慣用手也被迫改成了左手。
巫春明回憶,剛開始板書是有點不適應,畢竟,與用筆寫字還是不太一樣,黑板上寫稍微更困難一點,經過蠻多鍛鍊才慢慢讓板書更好看、更工整一點。
文坳村有一千多戶人家、四千多人口,適齡兒童在村小讀書,巫春明既是數學老師,也是他們校長。
巫春明樸實說道:“作爲鄉村孩子,需要老師去引導,走讀書的路,以我自身身殘志堅的故事來影響他們,讀書雖不是唯一出路,但卻是最好出路!”
學生們反映,巫老師上課挺有趣的,講題目的時候會開開小玩笑之類的,但班上的數學成績都很好,還有孩子說,左手寫出來的字也很好看,很流利。
別看如今學生們挺信服,最初,既不是教育專業科班出身,身體又有殘疾的巫春明爲了“走”進孩子們的心,花大量精力提升教學能力。課上,創新方法提高學習興趣,課後,總結遇到的問題、定期家訪,常常天黑了纔回家。
學生李俊爽說:“平時我們考試考好了,老師會給一些獎勵,吃的或者玩的,每次都可以攢積分,定期會兌獎品。”
退休老師張音福說:“巫老師來到學校特別是當校長後,確實改變了很多,教育質量、學習環境,成績一次沒滑過坡,只有前進!”
孩子們大多都是留守兒童,平時缺少父母陪伴,但自打課堂上嚴肅,卻樂於獎勵孩子們的巫春明到來,孩子們身邊多了個亦師亦友的角色。每當遇到問題,都會向巫春明求助。
巫春明說:“學生需要我幹什麼,都會做,作爲老師,應該主動點,把他們當自己的孩子一樣。”
巫春明就像“大家長”,處處照顧着老師和同學們的學習和生活。每天中午,打飯時總少不了他的身影,平時有什麼瑣事,大家也總是找他。
唐婷老師說:“覺得巫校長非常認真負責,值得我們學習,生活上非常關心很體貼我們,還會動手修理東西。”
巫春明除了傳授知識,還教孩子們做人道理,或生活技能,希望他們都能成人成才,做對社會有意義的人
之所以會成爲一名鄉村教師,離不開巫春明的過往。
還在讀初中時,因經濟條件不佳,爲減輕家庭負擔,巫春明利用暑假,去工廠裡打工賺學費,可右手卻不慎被機器壓傷,無奈之下只能截去右掌。父親巫雲林十分後悔道:“家庭貧苦,懂事的兒子纔會出去做事,纔會落下殘疾。”
在父母支持下,巫春明成功考取大學。而大四時一次支教經歷,讓他決定成爲一名鄉村教師,投身教育事業,將更多知識帶給農村孩子。
巫春明說:“他們好多都是留守兒童,有時候生病了,打個電話給他們的爺爺奶奶,還不在家,幹活去了,爸爸媽媽又在外打工。在學校裡作爲老師,確實有既當爹又當媽那種感覺。與孩子相處中,慢慢會被童心、快樂、無憂無慮感染!”
爲了能夠成爲一名合格老師,巫春明開始自學教育知識,2016年畢業後,毅然回到家鄉遂川支教。
其實,早在實習之後,巫春明就開始應試,考取教師資格證,再考編上崗。
2017年,巫春明主動請纓,隻身來到只有五名學生的大汾鎮桃坪小學,更讓他堅定了在偏遠地區教書育人的理想。
巫春明秉持着一種不拋棄、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只能複試教學。
在桃坪小學,巫春明一人身兼數職,上課是老師,到了中午,就“變身”食堂大廚,左手切菜炒菜,盡力做好每頓飯,下雨天,路上不安全,就送孩子們回家。
學校後面有一條河,就怕下大雨漲水,每次巫春明都拉着孩子們,過完橋之後,目送走出視線才放心。
孩子們是巫春明不斷向前的源源動力,而一位位同樣紮根基層的鄉村教師,則給了他巨大精神鼓舞。
在一個師德師風宣講團裡,巫春明結識了另一名優秀老師,同樣身有殘疾,教了二三十年,很自信陽光,不氣餒、不自暴自棄。
在鄉村教書育人中,讓巫春明收穫了愛情,一篇寫他的報道引起了羅豔豔的注意,他們相識,組建家庭,一個龍寶寶即將來到他們家。
羅豔豔:“我覺得他有文采,會寫詩,學習很好,當時追我的時候寫過(情書)。”
說着,巫春明找出了那首詩歌:
我走過許多地方的路
行過許多地方的橋
看過許多地方的雲
也遇到過形形色色的人
沒有想象中的順風順水
夾雜着一路磕磕絆絆
命運無情的捉弄
一度讓我對人生和生活失去信心
還好 感謝上蒼讓我遇到你
學習,讓巫春明因爲意外事故而蒙上陰影的人生再次有了色彩,不僅通過教書育人實現人生價值,還收穫了美滿家庭。而他也用親身經歷激勵着孩子們,通過知識的力量,帶來更好的生活。
審籤:鄭少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