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迎三代機大修潮? 海軍首架試修殲-10成功首飛
▲一架三代機(殲-10)平穩降落在長沙某機場跑道上,標誌着解放軍海軍在航空工業試修的首架三代機首飛成功。(圖/翻攝自中國航空報)
中國海軍首架大修的殲-10戰機近日完成首飛。據瞭解,該機是來自解放軍海軍部隊的首筆三代機訂單,此次成功首飛象徵爲中國航空工業後續三代機的修理打下基礎。殲-10是架單引擎、全天候、多功能並採用鴨式氣動佈局的三代中型戰鬥機,其最新衍生的殲-10C據稱與美軍F-22戰損比可達3:1。
《中國航空報》報導,11月9日上午,一架海軍三代機平穩降落在長沙某機場跑道上,標誌着海軍在航空工業試修的首架三代機首飛成功。此次的大修任務由航空工業下屬航空工業長飛承擔,爲加速修理進度,充分利用行業現有修理能力,進一步拓展了合作渠道,先後走訪了空、海軍修理廠。
報導進一步指出,此次飛機大修沿用航空工業長飛首架三代機試修的成功經驗,即系統工程+項目管理,維修聯盟、集成發展的路徑,航空工業長飛與集團公司30多家制造廠所簽訂框架合作協議,深化了航空維修合作的內涵。通過各單位的全力配合,航空工業首架海軍三代機大修後首飛成功,爲航空工業後續三代機的修理打下堅實基礎。
公開資料顯示,殲-10於1986年開始研製,1998年3月首飛成功。2004年1月,解放軍空軍第44師132團第一批裝備15架殲-10,中國官方則在2006年12月底正式公佈殲10戰鬥機服役的消息以及新聞片段。2009年11月5日在解放軍空軍紀念建軍60週年的飛行表演中,殲-10在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換裝後首次亮相。2012年5月30日《解放軍報》報導稱,東海艦隊航空兵已列裝殲-10,配圖顯示戰機爲海軍的白色塗裝。截自2014年8月止已有400架服役。
▲朱日和閱兵式上與轟油-6構成加受油機梯隊的殲-10C。(圖/翻攝自央視)
該型戰機先後衍生出殲-10A、殲-10S及殲-10B等型號。最新的殲-10C已於2015年初首飛,《央視》更在今年的朱日和閱兵式轉播中透露,空軍航空兵原駐西南某師某團已換裝該型戰機,該師駐紮於雲南省,長期擔負對印、對越等方向的國土防空任務。而當時恰巧中印邊境仍處於一觸即發的緊張對峙情況,殲-10C進駐消息公開,被視爲是對印度釋出警告意味。
香港軍事分析家樑國樑曾分析,殲-10C具匿蹤能力,而其匿蹤設計卻與現有的匿蹤機不同,爲大陸方面首次試用。該機的匿蹤設計中,機殼可以讓雷達波進入機體,雷達波進入機體後,由機內組件吸收及消耗雷達波,令其無法折射回去。俄羅斯軍方機構也曾評估,殲-10C如果對戰美國主力F-22匿蹤戰機,可能達到3比1的損傷交換率。
▼殲-10C全副武裝照曝光,其左右兩側機翼下各攜帶1枚霹靂-10(PL-10)和霹靂-15(PL-15)空空導彈,另外也掛載3個副油箱。(圖/翻攝自新浪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