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觀平:下好黃河綠富共贏一盤棋

綠色是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也是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基本特徵。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提出以來,沿黃各省區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道路,協調推進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統籌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新興產業培育,糧食安全和能源安全根基不斷夯實,富有地域特色且有較強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正在形成。這是黃河流域推動發展方式全面綠色轉型的基礎。

黃河流域生態環境脆弱,綠色發展是人們的期盼。推動發展方式全面綠色轉型,是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但要看到,全面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一項長期複雜的系統工程,綠色轉型向縱深推進還面臨不少挑戰。一方面,黃河流域大多數省份仍處於工業化、城鎮化加速發展階段,其產業體系普遍存在二產過重、三產過輕、倚能倚重耗水等問題,轉型會相對緩慢。另一方面,各地新興產業發展迅速的同時,仍存在同質化現象,如黃河上中游地區在新能源開發、新興材料加工等領域集中佈局,但技術供給和產品設計差異化程度相對較低。

全面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對生態保護、協同治理、發展方式等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持續發力、久久爲功,充分發揮資源稟賦和特色產業優勢,促進綠色轉型有新進展、高質量發展有新成效。

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要實現綠色、協同、高效。持續深化傳統產業綠色低碳轉型,着力提高產業科技創新能力,推動重點行業節能降碳改造和設備更新。堅決淘汰落後產能,加快重點行業清潔能源替代。引導新興產業優化佈局,實現區域內相互配套的差異化系統化發展格局。通過財政、稅收、金融等手段,支持綠色低碳產業鏈、創新鏈延伸。

抓好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生產,推動農業綠色發展。在黃淮海平原、汾渭平原、河套灌區等糧食主要產區,要大力建設“旱能澆、澇能排”的高標準農田,支持發展節水型設施農業,積極提升糧食產量和品質。進一步做優做大做強現代農牧業,青海、寧夏、內蒙古等省份應加快推動犛牛藏羊繁育、優質飼草料、現代牧業、奶源等基地建設,推動農牧業產品增值、產業增效。

利用生態補償機制,加快綠色轉型。目前沿黃九省區在建立流域橫向生態補償機制方面已進行積極探索,積累了一定經驗。接下來,應進一步健全完善全流域生態補償機制,做好頂層設計,探索建立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多元化補償機制,努力形成流域綠色發展“一盤棋”。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金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