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被低估的羣像,後勁太大

看完《披荊斬棘4》總決賽,可以大聲說,2024年最好的羣像綜藝誕生了。

這還真不是一家之言。當你在網上搜索《披荊斬棘4》,會看到很多網友發出同樣的感慨。

當“無羣像不綜藝”成爲內娛綜藝的王炸殺手鐗,沉迷羣像綜藝的網友甚至還反向給製作團隊畫好了重點套路:

“要寫羣像,但不能只寫羣像,還得刻畫出每個真摯鮮活又閃閃發光的人。讓他們從默默無聞走向人聲鼎沸,在競技過程中經歷高光與低谷,彼此之間仍保有純粹濃烈的情感共鳴。”

《披荊斬棘4》完美符合了這些條件。(圖/《披荊斬棘4》)

哪怕觀衆們早已做好了經驗總結,《披荊斬棘4》仍有打破套路的新玩法——和往季最大的不同是這季加入了弟弟陣營,節目以34位嘉賓的平均年齡36歲爲分界線,分爲“滾燙哥哥”組和“炙熱弟弟”組。哥弟同臺競賽,相愛相殺。哥哥滾燙、弟弟炙熱,究竟是“薑還是老的辣”還是“大人,時代變了”,這既是熱血舞臺競賽,也是一道開放性命題。

正如秦昊備採時所說:“這個節目是一個大觀園,好像每個人都是前生有一些緣分,或者有一些未了的緣,然後安排我們在這裡碰到。”畢竟任誰也想不到樑龍和雅還同臺合作,乍一看有點怪,細品之下還就是這個味兒。在不斷的競演裡,哥弟們打破年齡、國際的界限,從陌生到熟悉,火花四濺的舞臺讓觀衆爲之沸騰,日常相處又逗到捧腹。

不同國籍、年齡的藝人在舞臺上呈現出了更多元化的內容。(圖/《披荊斬棘4》)

到了總決賽,以“最強殺手鐗”爲主題,四個陣容都給出了不同答案。有的隊伍果斷認證火力全開與一腔熱血的飽滿精氣神,有的則自信於隊伍唱跳演全能配置拉滿。而要打造出最能代表這個夏天的終極舞臺,在以告別爲主旋律的最後公演中,最後一次全力以赴,其實是不留遺憾地告別這段夏日友誼。

就像最後那首合唱《送你一朵小紅花》,追完了一整季《披荊斬棘4》就會發現,哥弟對抗從來不是這檔綜藝的主題。《披荊斬棘4》呈現了羣像競技綜藝的一條新賽道,Call Me By Fire,是哥哥的滾燙人生,是弟弟的熱情似火,更是他們之間的薪火相傳、惺惺相惜。

真誠是最大的必殺技

當《披荊斬棘》進行到第四季,最讓觀衆們期待的莫過於節目還能賦予“披荊斬棘”四個字怎樣的釋義。如果說前幾季有足以封神的舞臺、成熟藝人的自我突破成長線,那麼第四季則回到“人”本身,以更輕快、更生動的節奏來呈現哥哥和弟弟的競技與相處。

不同年齡層之間,並無觀衆預設的涇渭分明的界限。出道30年的哥哥林依輪仍表示:“我希望大家還是能夠再一次認識我。”每一次哥哥表演結束後,弟弟們歡呼、鼓掌的身影也從不缺席。

就像李克勤所說的那樣:“不管你是在什麼年紀,是我的前輩後輩,什麼輩我都不管。我只是覺得你是我的朋友,也是我的對手。我非常尊重每一位對手,所以我會拿出最好的出來。”競爭中的“真誠”不是兄弟謙讓般表象上的一團和氣,而是平等地對待對手,互相接納、互相學習,最後各自精彩。

看完早安、焦邁奇和石凱表演的《自由》,徐海喬由衷讚歎:“我很喜歡他們三個人,有一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感覺。”(圖/《披荊斬棘4》)

因爲足夠真誠,所以足夠歡樂。哥哥們把不同的身份留在節目之外,呈現出精彩且融合的舞臺,以及生動也深刻的臺下互動。《披荊斬棘4》看到最後,很難不認爲這季嘉賓最不缺的就是“整活大師”,因爲他們在工作與“抽象整活”之間無縫切換,實在人均演我。

遙想開播時,在熱搜榜上看見“向佐落跑甜心”這個詞條的震撼。初時,沉迷於雅那句彷彿日劇走進現實般的“我們都知道沒有你我們會更好”的熱血金句,再回味名場面,關注點已聚焦於“這纔是平等的合作氛圍吧!”。觀衆表示:“像極了我唯唯諾諾對待工作夥伴時,內心希望自己成爲的樣子。”

精品舞臺屢登熱搜,讓觀衆們爽到的不只演出,還有哥哥們展現的“活人”的一面。文藝i人男神韋禮安,直接變成了抽象派高手韋鳥——《囈語》排練爲了找表演狀態,直接化身可雲發瘋扔椅子;石凱不敢主動加別人聯繫方式,韋禮安在徐海喬攛掇下給石凱寫了首新歌,“石凱怎麼樣才能夠看見我”。

《囈語》排練室。(圖/《披荊斬棘4》)

更別提唯愛諧音梗的“俏亮亮”王錚亮、“屠龍少年”石凱、“大惡龍”樑龍、“豚門”公主井朧以及看着就很“刑”的阿如那。就連李克勤都驚異地表示:“來節目本來有設想會在真人秀展示觀衆不太熟悉的那一面,但沒想到挖掘出了自己都沒有見過的那一面的自己。”知道看羣像綜藝看的就是一個臺前與幕後的反差,但沒想到是這樣的“癲”覆。

歸根結底,在朝夕相處中,哥哥們都在“披荊斬棘”的過程中找到了歸屬感與安全感,才能完全敞開心扉,在節目中肆意展現真實的自我。或許可以這樣說,《披荊斬棘4》的哥哥們就這麼真實地、水靈靈地踩中了羣像粉的爽點。

在一檔男性羣像綜藝中融入兩代人敘事,豐富節目舞臺觀感與真人秀內容的同時,甚至能夠帶來兩代人審美等代際話題。展示代際溝通的方式除了矛盾衝突,《披荊斬棘4》交出了更好的答卷——如果擁有共同的熱愛,在溫和的溝通下足以消弭年齡的隔閡。比起矛盾、衝突,人與人之間發自內心的善意和好意,更能讓觀衆動情。

王錚亮部落的“一家四口”,不懂舞臺的“媽媽”林依輪專心投喂大家,“爸爸”王錚亮統籌舞臺排練,作爲“孩子”的小九是舞蹈擔當負責突破挑戰,“哥哥”蔡旻佑就是最強輔助小提琴手。這種分工合作下呈現出的每次公演舞臺也是賞心悅目,《籠》《這條小魚在乎》《守候》每個都令人印象深刻。

《籠》。(圖/《披荊斬棘4》)

這一季的哥弟,他們或許不是最當紅的藝人,但絕對是最真實的人。節目組的大團隊PK賽制,大家從一開始就打破了小團隊的界限,沒有抱團,沒有誰靠誰上位,大家互相探討,共同進步。

第二次公演上,王錚亮、徐海喬、黃瀟、胡夏共同貢獻了《國王與乞丐》——《披荊斬棘4》裡一個無限接近於滿分的舞臺。兩位歌手、一位舞者、一位演員,在哥哥與弟弟的通力合作與精巧設計下,無須過多的裝點,也能奉獻出情感與藝術張力拉滿的表演。沒有誰刻意讓自己被看見,但在如此和諧的舞臺上,每個人的亮點都驚豔了觀衆。

《國王與乞丐》。(圖/《披荊斬棘4》)

《披荊斬棘4》不僅僅是一檔競演節目,更是一部關於成長、友情和挑戰的羣像劇。它讓觀衆看到了每個人在不同性格下的處事方式,那些汗水和淚水下的故事,纔是真正打動人心的地方。

《Why Why Why》的表演就是很好的例子,哥弟在舞臺上全力以赴,後臺沒能上場的哥哥們齊齊起立,自發地跳起舞。羣像動人之處就在於,聚在一起的人們,眼神中藏着火,身後生出翼,你清楚地知道,每一刻都有真情在涌動。

名場面製造機誕生記

《披荊斬棘4》裡,不只有讓觀衆們忍不住與哥哥們一起燃起來的團魂名場面《Why Why Why》,還有雅、王錚亮和鳳小嶽彈唱的溫馨日常,以及聯誼會上徐海喬對早安10年前出演片段的模仿。《披荊斬棘4》的名場面之多,除了哥哥之間不經意展現的同頻與默契,也令人不得不懷疑節目組是一口氣吞了多少個互聯網。

《Why Why Why》。(圖/《披荊斬棘4》)

網友都說這季特別懂觀衆。爲什麼《披荊斬棘4》能夠那麼準確地演出年輕人迷人的精神狀態?從年輕導演組的花式安排來看就能略窺一二。這季製片人果果在近期一次採訪中就拋出很多有意思的內幕消息。

當男藝人爲了舞臺開始“較真”,即使顏值天花板如“天涯四美”嚴屹寬,也沒忍住在《DISCO》表演中狂加令弟弟都表示不適的“氣泡音”。而《披荊斬棘》能夠一直穩坐“去油先鋒”寶座,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導演組團隊的女性比例高達90%,“她們更清楚什麼樣的男性行爲是合適的、帥氣的,是尊重女性的、會受到更多喜愛的”。

《DISCO》。(圖/《披荊斬棘4》)

哥哥弟弟們的舞臺表現力十足,有一半的功勞是幕後團隊的。每期籌備舞臺必定會出現的會議討論,都能感受到導演組把關之嚴格。“我覺得不行”“我覺得很好”“這是這麼多季以來最成熟的一次策劃”,作爲當事人很難不被激起鬥志,誓要拿出讓“老師”滿意的方案。

從旋風單車、扔飛鏢、水槍大戰甚至互相薅頭髮,哥哥們玩得不亦樂乎,貢獻了不少笑料。還有那些“王之座椅”“皮膚框”等奇奇怪怪的獎勵,節目組未免太懂“至死是少年”的心理。

如果要在網感十足的節目組選出最大的幕後功臣,那無疑是已經進化到next level的後期。字幕堪稱行走的表情包和段子手,各種符號、花字用得恰到好處,"給後期加雞腿"觀衆都說累了。

第一期開場弟弟賽跑,一隻鞋子跑掉了,然後就有了“喜歡獨自美麗”。

後期發揮強大功力——字幕堪稱行走的表情包和段子手,各種符號、花字用得恰到好處。(圖/《披荊斬棘4》)滑動查看更多

屏幕前我們欣賞到的每一個賞心悅目的瞬間,都是工作人員一分一秒付出的結果。之所以能保持如此高產高質的輸出,狠狠拿捏“網感”,攤開來說是要去把握新時代下觀衆的需求。比如臺前幕後一起着實演我的上班狀態,不帶說教,只有真實的熬夜“吭哧就是幹”。看膩了抓馬的情節,乾淨的競技精神和同事間的和諧互助,更讓人心生嚮往。誰不想擁有一個合則齊心協力、分則公平競爭的工作環境呢?

在更深層次的社會情緒上,節目組和哥哥們也有無限貼近真實的演繹。李克勤和黃瀟在第五次公演時合作的一首《海底》,貢獻出了本季最讓人共情的舞臺。同組內,曾經患過抑鬱症的付辛博幾乎剖出自我的傳達,讓“爲抑鬱症發聲”的舞臺內核震撼人心。

《海底》。(圖/《披荊斬棘4》)

只有真正用心製作貼合大衆的好節目,觀衆纔會願意買賬。這不僅是打造好節目的鐵律,更是一種良性循環。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

節目第一期,節目組就拋出了這個主題——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所有哥哥離開宿舍時,又被問到了同樣的問題,焦邁奇說“我想活出邁向奇蹟的人生!”,而王錚亮則更新了之前的答案,這次他說:“我想帶着最初熱愛音樂的純真,活出自我的人生。”奔跑着來到節目,再奔跑着離開,這種callback設計讓屏幕前的我們爲之動容。

無論是哥哥還是弟弟,他們用在《披荊斬棘4》的這五個月,回答了這個問題:無論想要活出怎樣的人生,認真和全力以赴永遠是正答。

《時間的答案》。(圖/《披荊斬棘4》)

回到開頭,不同年齡層的哥哥羣像令年輕人着迷的魅力究竟何在?

有人說,我們在羣像中所追尋的,是一場關於夢想、關於友誼的烏托邦實驗。《披荊斬棘4》就是這樣一個滾燙炙熱的烏托邦,是一年一度的“楚門的世界”,而幸運的是,來到這裡的每一個人,都願意“玩真的”。

總決賽的第一個舞臺《隱隱作秀》,誤入城堡的付辛博和藝術怪人徐海喬斡旋,演一出盛大華麗的木偶戲。而下一個舞臺就是渴望逃離日常的打工人心聲之歌《找自己》。這種編排也像與現實生活的互文,習慣表演的藝人卸下面具,屏幕外的觀衆在舞臺上找到自己。

《隱隱作秀》。(圖/《披荊斬棘4》)

再回看過去精彩的一幕幕舞臺,仍然會爲每一個被純粹包裹的封神作品激盪。被觀衆形容爲“後勁太大”的《血腥愛情故事》,在節目結束後仍能看到五花八門的劇情解讀,看完演出彷彿讀完了一整本懸疑小說,至於胡夏的角色是否白切黑,不同的觀衆自有論斷;與濃墨重彩的《血愛》相似,《流行》則帶有更深刻的社會現象解讀與反思,隨着劇情中的superstar登場,現場和熒幕前尖叫的觀衆也彷彿成爲場景的一部分。

《流行》。(圖/《披荊斬棘4》)

《披荊斬棘4》究竟是一場怎樣的相遇?

“會不會是一場電影,在這個電影的終章,我們還沒有丟棄天真,我們還是帶着一些可愛的笨拙;會不會是一個旅途,在這個旅途的終點總是能和故人重逢,然後天真做少年;後來我們又想,《披荊斬棘》的相遇一定是一首歌曲,是一首致敬生命當中每一次分離的敬酒麴。”

在節目最後,齊思鈞的這番話,每一句都是對前三季的callback。沒有一個夏天是不會結束的,但正是因爲有了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連接,纔會變成那個多年之後我們仍舊念念不忘的盛大夏日。

做一件會讓自己永不忘記的事情,誰都敢說,這纔是最酷的披荊斬棘。

(圖/微博@披荊斬棘)

作者:趙公明 曾寶氣

校對:車輪餅

排版:鹿子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