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江蘇已完成企業信用信息修復量超10萬條
“去年公司受到一項行政處罰,影響我們公司申報蘇州市(近)零碳工廠和評審打分,時間緊迫,信用怎麼修復啊?”前不久,蘇州市吳江區發展改革委窗口工作人員接到蘇州某纖維有限公司的電話,電話那頭的企業負責人語氣很着急。接到電話後,窗口工作人員第一時間進行信用修復指導,公司當即提交“信用中國”網站線上信用修復申請,4天內就完成了信用修復,順利入選2024年蘇州市(近)零碳工廠建設工作成效突出企業。
信用是本,無信不興。當前,江蘇正持續推進全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今年以來,省發展改革委通過大數據分析並依託省政務服務“消息中心”向7.23萬家企業發送信用修復提醒短信,全省完成企業信用信息修復超10萬條,較往年同期修復量增長近三成。
破壁壘,信用修復“一件事”“一次辦”
企業信用一旦產生“污點”,不僅讓企業形象受損,更會使企業在辦理信貸、參加招投標、參與政府採購、申請榮譽等多方面產生負面影響,如何讓企業便捷快速地修復信用成爲一道重要議題。
“沒想到我們公司有20多條失信記錄,我一開始不知道該怎麼修復,沒想到修復起來這麼快!”小吳是蘇州某道路運輸有限公司員工,在當地部門指導下,他不到一小時就足不出戶完成了失信記錄的修復申請提交,因信用狀況改善,該企業目前已符合“交運貸”貼息貸款的申請條件,正準備提交60萬元的貸款意向申請。
小吳的故事是我省助力企業信用修復的縮影。以往,申請信用修復是不少企業眼中的“麻煩事”,往往要跑好幾個部門,提交好幾份材料,費時又費力。如何破解這一難題?今年6月,省發展改革委聯合省法院、省市場監管局、省稅務局等八部門印發《江蘇省高效辦成信用修復“一件事”實施方案》,明確提出線上“一網通辦”、線下“只進一門”、訴求“一線應答”、修復“一次辦理”、數據“一口歸集”。
“信用修復‘一件事’着眼點緊扣不同部門行政處罰信息修復過程中出現的‘重複申請’‘修復結果不同步’和企業對信用修復辦理流程、受理條件等事項不清晰等問題,省政務服務網建立線上高效辦成信用修復‘一件事’服務專區,方便企業查詢和線上修復;同時在省、設區市、縣(區、市)三級政務服務大廳設置線下服務窗口,爲企業提供代辦、導辦、諮詢等服務。”省發展改革委信用建設處負責同志介紹。
優服務,信用“保姆”服務企業發展
“監管+服務”雙輪驅動,省內多部門創建便利、快捷、高效的信用修復幫辦體系,提供事先事中事後全流程服務,切實提升企業獲得感、幸福感。
不少地方當起企業的信用“保姆”,在優化服務上不斷髮力,在強化信用約束的前提下,給失信企業“謀出路”。江蘇億友慧雲軟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沈利東告訴記者,企業已經成立信用管理監督小組,對照信用管理標準自主展開信用貫標工作,提升了市場競爭力。企業的快速發展,與當地舉辦的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培訓課密不可分,“培訓爲我們建立自己的信用體系給出了詳細指引。”
記者從蘇州市發展改革委獲悉,今年蘇州已組織10場信用修復培訓,供給輔導815家企業,組織了3場信用管理培訓,指導10個板塊385家企業提升企業信用管理水平和風險防範能力。
除了信用培訓,還面對面全流程幫扶,持續呵護企業“茁壯成長”。
今年年初,無錫某印業有限公司在即將迎來外資驗廠的關鍵節點,突然發現還有一條行政處罰信息未完成修復,公司緊急聯繫惠山區發展改革委信用修復“一件事”窗口諮詢。公司負責人回憶道,窗口工作人員採取“手把手”指導方式,幫助企業準備並提交信用修復材料,還協調後續審批人員進行審批,4個工作日內就順利完成了信用修復,企業成功引入外資約1500萬美元。
解難題,擴展信用服務的創新應用
3月,臨沂市某物流公司車輛因超出道路運輸證件標明的經營範圍被盱眙縣交通運輸局執法人員查獲,“這可怎麼辦,還急着送貨呢!”公司負責人着急地接過執法人員出具的《行政處罰決定書》。“這份《行政處罰信息信用修復提醒函》也請收好。”執法人員現場向公司負責人普及了“零見面”信用修復相關知識,“現在經營主體只需動動手指,通過手機線上提交,就可以實現信用修復‘零次跑’‘零見面’。”
運輸業由於跨區域性的特點,外地處罰佔比相對較高,在信用修復過程中存在聯繫外地處罰部門困難等問題,往往“一次性申請”修復成功率不高,這也成了困擾運輸企業的“煩心事”。針對這一問題,今年以來,省發展改革委會同交通運輸等部門,持續推廣“兩書同達”,將《行政處罰決定書》和《行政處罰信息信用修復提醒函》同時送達行政對象,將“零見面”二維碼嵌入《信用修復告知書》,提供“零見面”政策諮詢、“零見面”業務指導等多項服務。今年以來,全省發展改革和交通運輸部門已累計爲6500多家省內外運輸企業以“零見面”方式,修復失信信息2.3萬條,爲相關企業節約成本支出約450萬元。
社會信用體系搭建好地基後,下一步就是讓信用在不同場景下實現創新應用,如在助力經營主體融資方面,我省同樣在持續發力。記者瞭解到,全省不斷推進公共信用信息和金融信用信息深度黏合,重點緩解小微和民營企業融資難題,我省融資信用服務平臺融資規模走在全國前列,信用貸款佔比逐年提升。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許願 倪敏
特別聲明:本文經上觀新聞客戶端的“上觀號”入駐單位授權發佈,僅代表該入駐單位觀點,“上觀新聞”僅爲信息發佈平臺,如您認爲發佈內容侵犯您的相關權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