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一扇門 解千千結
周青莎 周曉荷
“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地”,走進鄭州市金水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一行深藍色字體的服務承諾清晰醒目。這裡,是解決矛盾頑疾的“全科醫院”:一樓“掛號分診”,24個窗口提供37項業務;二樓“深度問診”,心理疏導區等15個功能室全面支撐。
去年以來,省委政法委按照中央政法委部署和省委要求,整合資源、積極搭臺,加速推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以下簡稱“綜治中心”)規範化建設,打造提升矛盾糾紛預防化解法治化水平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規範化水平的平臺窗口。2024年,全省各地依託綜治中心化解矛盾糾紛75.25萬件,化解率98.6%。這組數據,彰顯了綜治中心作爲化解矛盾糾紛、助力基層治理“前沿陣地”的重要作用。如今,有矛盾找綜治中心的理念深入人心。
瞄準縣域,一盤棋推動規範化
縣級綜治中心規範化建設,是今年的重點工作。作爲以縣城爲中心、鄉鎮爲紐帶、農村爲腹地的區域單元,縣域在河南發展全局中是強力支撐、堅實底盤,也是矛盾糾紛、治安風險交織疊加之處,更需做好主動創穩的底板工程,推進源頭防範。
按照相關部署,省委政法委從實際出發,通過召開全省綜治中心規範化建設推進會、片區會,制定下發相關文件,試行縣級綜治中心工作流程圖等,推動場所命名、部門入駐、運行機制、交辦督辦、信息化建設等方面規範化,促進綜治中心實體化建設、實戰化運行、實效化提質。
目前,我省已有61個縣(市、區)綜治中心完成規範化建設,實現矛盾糾紛“一站式受理、多部門聯動、全鏈條解決”,方便羣衆快捷、依法解決實際問題,維護基層穩定和諧,助力社會治理高效能。
整合資源,一站式解開百家難
“在這裡,法律諮詢、矛盾調解都能找着辦事人員,再也不用來回跑了。”在洛陽市老城區綜治中心,被一起糾紛困擾已久的居民李女士,順利得到了解決方案。她的樸素評價,道出了規範化建設的意義。
從單元分散到系統集成——
在博愛縣團結路,佔地1400餘平方米的綜治中心投入使用。這裡集納了該縣的羣衆來訪接待中心、矛盾糾紛調處中心、社會心理服務中心等5個平臺力量,打通了矛盾糾紛化解的任督二脈。
從單打獨鬥到攥指成拳——
入駐綜治中心的,不僅有職能部門,還有專業力量。淇縣綜治中心設置了“郭老調”調解室、婦聯“向陽花”、政法“啄木鳥”、“心語”工作室等6個特色功能室;清豐縣綜治中心整合律師、心理諮詢師和調解員資源,組建矛調聯動小組,實現“調解員主導調解,律師適時參與,心理諮詢師及時干預”的工作模式;確山縣綜治中心選聘組建21人的首席法律諮詢專家團隊,提升法律服務質效。
各地綜治中心逐步統籌訴訟服務中心、檢察服務中心、公共法律服務中心、信訪接待中心等單位的相關功能,推動與公安警綜平臺、12345服務熱線等有關平臺信息共享、業務協同。部門集中辦公、訴求一站應答、特色服務加持、糾紛閉環化解……羣衆辦事只進一門、矛盾化解只跑一地逐步實現。
科技賦能,一張網兜住大平安
數字在線上流動,糾紛在行走中解決,堅實的信息網將實戰網織得更密。
在周口市淮陽區綜治中心的社會治理指揮調度中心,大屏幕上躍動着全區智慧公安、智慧城管、智慧水利、智慧農業、智慧環保等數據信息,具備監測、研判、預警和緊急狀態下的遠程調度、指揮等功能,真正實現“一網統攬八方事”。
在新鄉市紅旗區,從羣衆進入綜治中心開始,就可以通過掃二維碼,實現登記、流轉、辦結、反饋等全週期管理,依託智治平臺,實現解決問題優先、調解全程跟進、訴訟服務斷後。
“一網”“一碼”的背後,是科技賦能綜治中心規範化建設的創新實踐。
“我們將以綜治中心規範化建設爲抓手,踐行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推動資源、服務、平臺整合優化,推動矛盾糾紛在最多跑一地中實質化解,確保羣衆的每一項訴求都有人辦、依法辦,進一步釋放出綜治中心助力高效能治理的新動能。”省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