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社論/解決低薪問題 需對症下藥

立法院預算評估報告揭露,國內薪資有「三低」。示意圖。記者許正宏/攝影

立法院預算評估報告揭露,國內薪資有「三低」,包括受僱人員報酬的GDP佔比日益惡化、低於平均薪資的勞工比率連年增加,以及加薪幅度低於通膨。最近行政院成立的經濟發展委員會,則聚焦於薪資成長議題,並擬討論「低薪」的定義,再對症下藥。不過,行政院最近卻增加預算在擴大薪資差距的政策上。

立法院的報告指出,我國GDP於2018至2022年期間成長22.6%,然而,分配給受僱人員報酬的佔比卻由45.6%下降至43.9%,而營業盈餘佔比則由33%增至34.4%。不過,此兩項佔比最近20年變化不大。在2012至2021年期間,其年平均值分別爲44.6%及34.2%,與2002至2011年期間的45.5%及33.8%相仿。至於立法院報告所呈現的問題,乃因對比的年度是未受疫情影響的2018年,以及疫期解封后不久,住宿及餐飲業仍面臨嚴重缺工問題的2022年。

以「受僱人員報酬」、「營業盈餘」佔GDP比例,探討我國勞、資分配問題也相當粗糙。這是因在「受僱人員報酬」中,涵蓋在國內工作移工的薪資。因此,移工比例增加,會拉高勞方的分配比例。另外,在「營業盈餘」中,也包括「國外要素所得」。而其佔「營業盈餘」比重,由2010年的6.3%,成長到2022年的10.9%,也拉高資方的分配比例。

因此,立法院報告所指出的下列兩個問題更亟待解決:(1)我國勞工全年總薪資低於全體平均數的比率,自2015年65.8%增加至2022年68.6%,代表高、低薪差距逐漸拉大;以及(2) 加薪追不上通膨,受僱員工實質經常性薪資已連三年負成長。

近來國內服務業受僱員工薪資成長緩慢,導致低薪人員充斥,是國內低薪問題的根源。在2012年至2022年期間,製造業平均月薪由45,238元成長33.6%,而服務業由46,747元僅成長21.6%。就行業分類來看,以括弧代表該行業受僱員工人數佔比,則2022年薪資最高的三個行業,爲年薪介於100萬至110萬元間的電力及燃氣供應業(0.4%)、金融及保險業(4.9%),以及年薪介於70萬至80萬元間的資訊電子業(13%)。相對的,最低薪的三個行業,則爲年薪36萬元的(含幼教、補習班、駕訓班)教育業(1.8%)、年薪36.1萬元的(含美容、美髮及按摩業)其他服務業(1.3%)、以及年薪38.1萬元的住宿及餐飲業(5.9%)。這些低薪行業僱用大量部分工時人員;2022年時,工業及服務業的部分工時員工佔比爲4.76%,但住宿及餐飲業的部分工時員工佔比卻達到23.2%。

至於薪資調幅趕不上通膨,是因受僱員工薪資並未隨基本工資同步調漲。雖然自2016年迄今,政府已調整基本工資八次,使得基本工資月薪從20,008元增加37.2%、時薪從120元增加52.5%。然而,整體受僱員工的經常性月薪,卻僅從39,217元上調15.3%。

由此可見,服務業充斥易被取代、也易淪爲非典型就業的非技術性勞工,是國內低薪問題的根源。爲解決此問題,宜使已進入及未來潛在進入這些低薪行業的勞工,能具備其他行業所需的一些技能。但政府近來政策卻背道而馳。例如,教育部鼓勵高中生修習AI課程,以及增開大學的AI專業課程,皆是對未來有志AI行業者鋪路。交通部及勞動部雖補助住宿及餐飲業,但偏向現金補助而非提升技能。經濟部近來提出包括四年內增加20萬AI人才,以及提供AI廠商更優渥的租稅獎勵措施,卻更有利於目前盤據高薪的金融及保險業,以及資訊電子業。

相關部會這些政策,不但對薪資平衡毫無助益,反會擴大高、低薪的差距,行政院的政策方向可謂明察秋毫,但未對症下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