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的思維方式13:生產率與報酬
第 10 章
生產率與報酬
對資源配置進行的討論,我們迄今爲止主要關注的是非生物資源。
但是,人也是生產輸出所需的關鍵投入要素。
大多數人並不願意無償提 供勞動,他們要麼因報酬而工作,要麼被迫勞作,無論如何總要有人幹 活,只要我們需要生活,想要享受現代化生活水平下的各種便利設施。
在過去的許多社會裡,人們作爲農奴或奴隸被迫勞作;在自由社會中, 人們有償工作。
但是,報酬並不僅僅是個人的收入。
報酬也是每個勞動 者或潛在勞動者面臨的一組激勵,以及僱主面臨的一組約束。
因此僱主不能像蘇聯那樣使用稀缺資源——保留多餘的工人“ 只是爲了以防萬一” ,這些工人本可以在其他地方從事更有效率的生產活動。
總之,支付薪資帶來的經濟作用不只是爲個人提供收入。
從整個經 濟的角度來看,爲勞動支付報酬是一種配置具有多種用途的稀缺資源的 方式。勞動是一種稀缺資源,因爲工作總是比人們能夠用來工作的時間 多,所以人們擁有的時間就必須在競爭性用途中分配。
如果貨車司機的 工資翻倍,一些出租車司機可能會更願意去開貨車。
如果工程師的收入 翻倍,那麼本想主修數學或物理的學生可能就會轉而選擇工程學專業。
如果所有工作的工資都翻倍,那麼一些已退休的人可能會重新就業,至 少是兼職,而那些本打算退休的人可能會推遲退休時間。
人們能夠獲得多少報酬取決於多方面的因素。我們常聽說職業運動員、電影明星或大公司的首席執行官有着天文數字的報酬,於是就有記 者和一些人提出這樣的疑問:某個人“ 實際”值多少錢。
幸運的是,我們已瞭解到,根本沒有所謂的“ 實際”價 值,所以我們大可不必像其他人那樣,把時間和精力用在這些沒有答案 的問題上。
相反,我們可以問一個更實際的問題:什麼決定了人們的工 作報酬?
答案也非常實際:供給和需求。然而,這只是起了個頭。爲什 麼供給和需求會讓一個人掙得比另一個人多呢?
工人顯然都希望得到儘可能高的報酬,僱主則希望支付儘可能低的 報酬。只有當提供的報酬和能接受的報酬有重疊時,纔會形成僱用。那 麼,爲什麼工程師的工資是郵遞員的幾倍呢?
郵遞員當然想得到工程師那樣高的報酬,但是能夠成爲郵遞員的人 太多了,僱主不會提高薪資標準。由於培訓一個工程師要花費很長的時 間,同時也不是每個人都能掌握這些培訓的內容,所以相對需求而言, 工程師供給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