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醫界挺社工 籲檢討社福系統:不該把社工當肉盾

今天是國際社工日,重大虐兒事件引起社會各界對社工處境的關心。臺灣精神醫學會表示,政府應藉本次事件檢討系統性缺失,改善第一線社工師工作環境;司法精神科醫師說,社工是精神醫療團隊要角,政府不該把社福政策壓力全都壓在一線社工身上,應檢討制度,提供足夠支持系統。

臺灣精神醫學會理事、彰化基督教醫院司法精神醫學防治中心主任王俸鋼表示,社工在精神醫學領域中,一直是協助病患與家屬彼此溝通、連結社會資源的重要工作人員,是精神醫療團隊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但政府在社福制度設計上,卻把過多負擔加諸一線社工身上,社會氛圍也常把「社工當成志工」。

行政院政務委員林萬億是著名的「社工萬能論」學者。王俸鋼表示,此論點並沒有不對,但當過多的負擔壓在社工身上,但社工人力已經很少,還要面對社會弱勢、高風險病患,政府形同把社工當成肉盾,在缺乏警消等團隊協助的情況下,社工長期必須面對人身安全危機。

另,社福機構要求社工「回捐薪資」的狀況層出不窮。王俸鋼說,的確不少社工投入助人工作,都熱心公益、願意爲了服務對象犧牲奉獻,或捐款給機構,但社福系統不該以道德綁架方式,常態化要求社工回捐薪資,讓它變成剝削社工的理由。

王俸鋼說,政府應藉虐兒案機會,對社福體系通盤性減討,明確訂出社工在社福政策中應做的事項,並考量背後是否有足夠的資源及支持系統,「社工是助人工作者,但別忘了他們本身也是人、有需要被支持。」

臺灣精神醫學會表示,對近日受社會矚目之兒童虐待致死事件深感遺憾,呼籲大衆靜候司法偵查個案,理性持平對待,並請政府及全民關注此事件背後的系統性缺失,優化社會安全網2.0之執行策略,成爲基層心衛及社會工作者最堅強之後盾。

學會指出,社工師協助醫療團隊從機構走入社區,以全人全程之觀點,在個案之「就學、就業及就養」處遇建議及資源連結方面,扮演重要角色;社工師長年身處高工時、高案量、高風險及高壓力的工作條件,燃燒自己、照亮別人,學會深表敬意、感同身受,值此關鍵時刻,呼籲各界共同關心兒童福利及兒童身心健康,也支持改善第一線社工師的工作環境,建構更完善的社會安全網。

今天是國際社工日,重大虐兒事件引起社會各界對社工處境的關心,社工常騎機車在大街小巷拜訪個案,時間緊迫、狀況複雜。本報資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