冏星人風波:網紅西進潮,真的是單純商業行爲?
▲冏星人在大陸網站「今日頭條」po出自己來自「中國臺灣」等介紹,引起臺灣民衆不滿。(圖/翻攝自網路)
●果殼/現爲律師、作家,期許自己寫出觀點,看到對話,找到果殼。本文轉載自《Medium》。
冏星人與臺灣KOL、網紅、播客(Youtuber)被介紹到對岸今日頭條上曝光,是網紅經濟下的單純商業行爲嗎?
冏星人在今日頭條app上的一則介紹文,附上企業的政治表態引起軒然大波,帶出了這波「網紅西進」潮的樣貌,這波潮流跟韓流一樣來的又快又急。
經濟面上來看,大陸網紅經濟從2016–2017大熱以後,轉趨平靜,甚至泡沫。各項網紅經濟的創業項目估值大縮水,例如邏輯思維、pepi醬成立的公司。
這時要做操作恐怕已經不是好時機。
在2018年尾,在中國擁有近 6億、每日激活用戶近2億的資訊平臺《今日頭條》,突然大動作要從兩岸華文圈中找到新內容活水?似乎顯得突兀。
再者,除了搞笑、玩樂、美妝網紅以及古阿莫外,因爲文化上的隔閡,一般知識性的網紅其實不太容易登陸,登陸了效果也普普。反之「登臺」亦然,除了歷史說書型外,好像也只有羅胖真的擁有較固定的臺灣觀衆羣。
這波網紅西進,從各方資料來看,是對岸不同單位、不同窗口的有計劃、有規模的邀請。從冏星人以下帶出不同領域的臺灣知識型KOL,從文章型、影片型,然後不分粉絲數量大小,許多人最近都有受邀去那邊發文、轉載、經營。
也看到在臺灣不算太大衆,而我有關注的環保知識型Youtuber也受邀,代表這波掃描臺灣KOL的深度廣度兼備。
最近我也收到了類似的邀請函。今日頭條旗下的「頭條號」,號上創作者超過 120 萬人,平均每日發放 50 萬則內容。收到了「頭條號」的入駐申請表單,讓臺灣文章型KOL有機會可以上公衆號曝光,還會給予一些特殊流量地位待遇。
最後我並沒有填寫申請(不是個咖申請了應該也不會過),不過觀察他們鎖定的對象,不是大流量的搞笑玩樂型網紅,而是較小衆的文化、知識傳輸型,而這類內容,在大陸是比較容易觸碰到敏感區的,爲何內容平臺公司,捨棄娛樂搞笑流量不碰,反而選擇內容深水區來着手?
▲事件爆發後,冏星人緊急於臉書po文澄清。(圖/翻攝自冏星人Kyon臉書)
回頭看今日頭條這一年經歷了許多風風雨雨:
2017年12月29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就約談今日頭條負責人張一鳴,隨後禁言千個自媒體帳號。大整頓後,今日頭條開始大規模招聘內容審覈編輯,要求「熱愛新聞,關心時事,具有良好的政治敏感度和鑑別力」、「共產黨員優先」爲內容審查方向。
2018年4月10日,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宣佈今日頭條要求關閉旗下「內涵段子」,並裁罰。
2018年8月14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佈消息要求北京市文化市場行政執法總隊根據《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管理規定》,對今日頭條發佈警告和行政處罰,要求「不斷升級有效管用的管理辦法,無死角清除存量問題節目,堅決遏制突出問題節目死灰復燃。」
一整年下來,今日頭條因爲內容問題,與中國國家機關交涉無數,增加了2000名內容審查員,集團經營方針也大受影響。
抖音不敢碰的領域 今日頭條爲何一腳踏入?
大陸短視頻平臺「抖音」,同樣也在打臺灣市場,做法完全不同,而且避開了可能的敏感內容部分。如果這波網紅西進的操作是商業決策行爲,那麼今日頭條必然考慮了內容敏感度、跟潛在法律裁罰還有種種政治風險,比起引進臺灣知識型KOL登陸所帶來的利益,是有利可圖的。
但到目前爲止,自介文寫上中國臺灣已經惹怒了臺灣市場,而這個結果完全是可預見的,到底是有何商業利益值得冒如此風險?
還是一切另有安排?
熱門推薦》►新媒體爲什麼也不好過?爲什麼難以找到可依賴的商業模式?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