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卷嚴選-最忠誠的背叛
巴黎提琴師傅、善良的北愛爾蘭天主教居民、數十年的血淚反抗史,以及一名背叛者…,本書作者顯然挖到了一個好題材。有豐富歷史事件可取景,有同志和背叛者的複雜關係與身分轉變可供角色扮演,而曾經進入、觀看和協助北愛爾蘭反抗運動的敘事者,不但能以親自經歷現身說法,也能因其「他者」身分把視角拉高,運用長短鏡頭把這個故事寫成一部偉大史詩。
只可惜,作者並沒有把握住這樣夢幻的題材。主角的職業設定和佔去不少篇幅的名琴修理過程,除了解釋主角工作自由能隨興來去北愛爾蘭之外,與故事主軸無太大關連。故事時間擷取衝突最劇烈的70年代幾個片段爲開端,以共和軍解除武裝後的2006年爲結尾,在這頭尾之間長達20多年的光陰,卻只有短短几筆帶過。相較於糾葛難解的北愛爾蘭問題,這樣的省略與跳躍可說相當浪費。
幸好,「背叛者」在這部小說裡的表現還算不俗。敘事者在首章第一句話就昭告了此人身分,表明打算正面處理這個人物,不想玩弄間諜小說式的懸疑。敘事者與背叛者的關係是本書核心,也是閱讀時最令人期待之處,而作者可說延續了前作《諾言酒》(高寶)的風格,以最淡的筆法描寫角色澎湃的情緒和人物關係的緊張。
雖說這樣的節制與內斂會折損一點背叛者的形象,讓我們很難和主角一樣看見背叛者被揭穿前的崇高英雄面貌,只能靠同理心想像被最信任的朋友背叛的心情,但這樣的手法還是可以被接受的。至少,對照於敘事者對北愛爾蘭的濫情,還是這樣的平淡讓人感覺比較舒服自然。
敘事理論主張真實作者與敘事者並非同一人,可能有人覺得多此一舉,但閱讀《背叛者之歌》還真得運用這樣的概念,否則我們實在難以想像憑作者的記者資歷,那股流在70年代青年身上同情弱勢團體革命的熱血,居然在他年過半百後還在沸騰。這樣的熱情,讓敘事者在親訪北愛爾蘭衝突現場時,看到的是一種「恐怖之美」,立場不但完全倒向愛爾蘭共和軍和獨派住民,甚至還美化了本質與恐怖主義無異的暴力行動,視其爲「一場所面對的敵人是士兵,而不是平民的戰爭」。即使炸彈行動造成無辜人民死傷,敘事者也認爲「要是當初電話亭可以正常運作,那麼飯店雖然會被炸掉,但是不會有任何人死亡」,以此爲放置炸彈者辯護。
衆所皆知,不管是多方衝突、游擊戰、低強度衝突或內戰,在所有武裝衝突事件中,受害最大的都是平民。1969年至2001年間,共有三千多人死於北愛爾蘭問題上,其中超過半數是老百姓。敘事者看不見這樣的事實,顯然不是曾因報導北愛爾蘭問題而獲得新聞獎的真實作者會犯下的失誤。也就是說,在敘事者和真實作者的觀點之間,出現了一種背叛的關係,讓讀者不禁對敘事者的觀念與想法產生質疑。
當敘事者不可信任的時候,讀者就必須自行判斷現象尋找意義。儘管書中的敘事者一直想知道好友背叛的原因,但作者不直接回答,決定把這個問題交給讀者解答。因此,敘事者的觀點歧異,於真實作者就成爲必要的背叛。唯有如此,才能讓故事中背叛者的行爲有了意義上的深度,也讓這本看似鬆散的小說具有紮實的蘊涵。如果背叛成爲必要,反而會是一種忠誠,這是本書最令人玩味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