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社交焦慮來襲 陪孩子融入新環境

小芊是文靜內向的女孩,待人溫和有禮,在團體內總是默默完成份內的工作,深得老師和同學信任。然而,上了國中,不熟悉的環境,要適應新的人際關係,讓小芊大感困難。雖然同學都很友善,但已開始發展各自的交友圈,更讓小芊不知如何開口親近大家,又擔心總是獨自一人的自己看起來很奇怪,無法融入班上。

家人發現最近小芊回家時總是神色緊繃,不像以前一樣開心,一問起學校的狀況,小芊的眼淚終於忍不住撲簌簌流下來…。

社交焦慮是兒童成長至青少年階段常見的心理議題,年輕族羣中約每十人就有一人有社交焦慮,亦即在社交情境中會產生緊張、焦慮、不安、擔憂等感受,這些感受往往來自於對於周遭他人及環境的陌生感、對自我缺乏信心、擔心犯錯或出糗、擔心自己受到他人負面的評價等。

社交焦慮尤其容易在情境轉變時發生,例如開學、升上國中或高中、轉校或換到新班級等,個案可能因此迴避與人接觸,影響在學校的人際關係和適應狀況。持續的壓力以及過度擔憂,若沒有適當的宣泄出口和紓壓方式,可能使青少年產生憂鬱、退縮、缺乏動力等症狀。

人際關係與社會互動,是個人成長和人格形塑過程中重要的一環;社交能力並非與生俱來,而是在團體生活中不斷學習、嘗試錯誤、面對挫折,逐漸能掌握自己在團體中的角色,也找到彼此舒適的相處方式。

若發現孩子有社交焦慮的跡象,不妨試着從最親近的家庭關係開始,傾聽孩子的感受、需求與困難,營造令孩子能夠安心表達自我的環境,而不必擔心被責罵、批評、甚至處罰或譏笑。

社交焦慮也會和青少年對自我的觀感與自我認同相關,在家庭、學校、同儕等重要的關係中,如何抱持正向的態度,肯定每個人獨特的優點、適性發展,能幫助青少年建立自我價值感與自我有能感,也練習與人平等溝通並且建立穩定的關係。

月底即將開學,面對預期中的環境轉換,家長可以事先陪同孩子熟悉學校環境、認識新的老師和同學等,減少不確定感帶來的壓力。對於較害羞慢熟的孩子,也可以用角色演練的方式,和孩子一同思考在不同的社交情境之中,可以如何應對,例如面對新同學,可以如何打招呼、開啓話題、邀請對方一起活動等。

青少年時期,在探索自我的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猶豫、懷疑、沮喪、不知所措、挑戰與衝撞,都是成長的必經之路。除了日常與親友傾訴,也可以透過個人的諮商與心理治療,經由專業的視角,陪伴孩子梳理自己的想法與感受,更加認識自己,而能獨立面對人生的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