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條例、成果轉化政策解讀進廣工,助高校科創提質加速
10月18日下午,《廣東省科技創新條例》與科技成果轉化政策宣講暨“小科說法”高校科技普法大賽頒獎儀式在廣東工業大學拉開帷幕。
《廣東省科技創新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於10月1日正式實施。此次專場宣講會旨在幫助高校科技工作者深入理解《條例》立法原意和內容,進一步提高科技領域政策法規在全省高校和科技工作者中的知曉度。
活動現場。(主辦方供圖)
廣東省科技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吳世文致辭。(主辦方供圖)
活動上,廣東省科技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吳世文致辭表示,《條例》對我省科技創新發展進行了系統性的制度安排和前瞻性的創新設計,特別是在基礎研究、科技成果轉化和科技人才等方面取得了很多制度突破。《廣東省深化職務科技成果管理改革實施方案(2024—2027年)》和《廣東省高校和科研事業單位職務科技成果轉化盡職免責認定工作指引(試行)》兩項政策是貫徹落實《條例》的重要舉措,是我省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的具體抓手和可操作細則。接下來,將把《條例》和相關科技創新政策的宣傳貫徹和落實見效作爲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的重要任務。
廣東工業大學副校長魯仁全致辭。(主辦方供圖)
廣東工業大學是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高校,也是廣東三大科技法治宣傳教育基地之一。廣東工業大學副校長魯仁全致辭表示,近年來,廣東工業大學堅持以國家和廣東省戰略需求爲牽引,不斷強化與產業深度融合的特色與優勢,推進學科整體實力躍升的同時,學校貫徹科研興校戰略也取得了良好成效。廣東省出臺的一系列的科技創新政策措施,爲高校科技創新工作鬆綁解困、提質加速,廣東工業大學是這些科技政策腳踏實地的實踐者、實實在在的受益者和鼎力堅定的支持者。
廣東工業大學原黨委書記陳新教授介紹科技創新政策落實經驗。(主辦方供圖)
廣東工業大學原黨委書記陳新教授以“從製造業發展需求談大學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爲題,圍繞世界製造業的發展趨勢、我國製造科學技術現狀就如何發揮好大學作用推動科技創新展開分享。他指出,大學的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應堅持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緊盯行業國際技術競爭前沿,貼近產業,堅持基礎理論-技術攻關-產學研合作-產業應用的系統創新,從而推動產業服務、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的高質量發展。
廣東省技術經濟研究發展中心李金惠研究員解讀《條例》。(主辦方供圖)
宣講會上,廣東省技術經濟研究發展中心李金惠研究員對《條例》的背景意義、特色以及高等學校主要政策內容進行了詳細解讀。《條例》共十一章94條,圍繞“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轉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撐”的全過程創新鏈謀篇佈局,一方面注重與《科技進步法》相銜接,另一方面注重體現廣東省科技創新地方立法特色。《條例》在地方乃至全國立法層面提出了多項首創性的制度措施,如首次在地方立法中明確基金管理機構職能;首次在立法中提出構建職務科技成果轉化全流程單列管理制度體系;首次在立法中提出支持高等學校建立科技發展、國家戰略需求牽引的學科設置調整機制等。
廣東省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科技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劉佐菁解讀《條例》科技人才專題。(主辦方供圖)
廣東省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科技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劉佐菁對《條例》中涉及科技人才的重點條款進行講解。“人才是第一資源”,《條例》開闢專章對科技人才進行了規定,該章節共8條22款,主要從科技人才工作部署、人才培養與發現、人才引進與使用、人才流動、人才評價與激勵、放權與減負、人才服務與保障、外籍科技人才服務管理等方面作了規定,着力解決科技人才發展共性問題。
廣東省生產力促進中心副研究員鄧媚解讀科技成果轉化政策。(主辦方供圖)
廣東省生產力促進中心副研究員鄧媚對我省科技成果轉化相關政策進行解讀。爲打通政策法規落地的“最後一公里”,針對當前科技成果轉化中存在的體制機制障礙,聚焦高校和科研院所職務科技成果轉化中“不敢轉、不想轉、不會轉”問題,今年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出臺《廣東省深化職務科技成果管理改革實施方案(2024-2027年)》;經省政府同意,省科技廳、省教育廳印發《廣東省高校和科研事業單位職務科技成果轉化盡職免責認定工作指引(試行)》,這兩份文件是推動我省科技成果轉化的具體抓手和可操作細則。這些政策法規的出臺,將推動建立與新質生產力相適應的成果轉移轉化體系,進一步激發科研人員創新創造活力和動力。
採寫:南都記者 張雨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