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詩人曾貴海辭世 文化部將呈請總統明令褒揚

客語詩人曾貴海今日凌晨辭世,享壽78歲。文化部長李遠表示,將呈請總統明令褒揚。聯合報系資料照

醫師及客語詩人曾貴海今日凌晨辭世,享壽78歲。文化部長李遠聞訊表示悲傷,李遠說,曾貴海用他的一生來捍衛臺灣的自由民主和環境保育,臺灣的河川、綠地都是他最珍惜的,他常常在一些社會運動關鍵時刻站出來,成就一種無法撼動也無法摧毀的力量。李遠說,曾貴海的一生就像他自己寫的詩一樣,那麼純潔無瑕,那麼溫柔,但是卻堅毅如山。文化部將呈請總統明令褒揚。

文化部指出,曾貴海畢業於高雄醫學院醫學系,1973至1976年任職於臺北榮總,1976年轉任省立高雄醫院,定居高雄。其以華、客、臺語三種語言寫作,包括詩、散文、文論、歌詞等,創作手法多元又富變化,作品融合敘述抒情及短詩等多樣風格。着有《浪濤上的島國》、《畫面》、《浮游》、《白鳥之歌》、《航向自由》等。曾獲吳濁流文學新詩獎、賴和醫療服務獎、高雄市文藝獎、臺灣文學家牛津獎、客家終身貢獻獎、臺灣醫療典範獎等,並於2022年獲得「厄瓜多惠夜基國際詩歌節」第15屆Ileana Espinel Cedeño國際詩歌獎,爲獎項首次授予亞洲詩人。

文化部表示,曾貴海爲推廣臺灣文學,曾貴海1966年與江自得、蔡豐吉、王永哲、吳重慶等人創立「阿米巴詩社」、1982年與葉石濤、鄭炯明、陳坤侖、許振江、彭瑞金等友人創辦南臺灣第一本臺灣文學雜誌《文學界》;1983年出版第一本詩集《鯨魚的祭典》;1991年7月創辦《文學臺灣》季刊並擔任社長。2000年出版客語詩集《原鄉.夜合》,是他深層的「客家意識」甦醒之後,書寫精神上的尋根之旅,其擁有客家人、福佬人及平埔族血統,以身世見證臺灣民族大融合的事實。

文化部說,曾貴海一生致力於支持臺灣本土文學運動與生態環境保護,曾任衛武營公園促進會召集人、高雄市綠色協會會長、臺灣南社社長、鍾理和文教基金會董事長等,2016年獲聘總統府國策顧問。散文長篇《被召喚的河流》、《留下一片森林》,是曾貴海投入「南方綠色革命」的環保運動之後的文學紀實。另有文論作品《憂國》、《戰後臺灣反殖民與後殖民詩學》、《臺灣文化臨牀講義》。2017年其作品編製成《文學音樂劇場:築詩・逐詩》,在臺中國家歌劇院、臺北國家兩廳院、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中心等場地演出。

文化部指出,2003年國立臺灣文學館成立時,曾貴海與《文學臺灣》雜誌社共同響應捐贈文物手稿作爲館藏,如〈冬花夜開〉、〈夜合〉等。臺文館所出版的《臺灣詩人選集》系列、《臺灣詩人一百》等,都收錄曾貴海的作品。其在國家語言發展上,亦多所出力,創作融入臺灣各族羣文化,詩作能以客語和臺語朗誦、吟唱,其文學性、音樂性和文化樣貌都相當豐富。爲其逝世,文化部表達深切悼念與敬意。